第A4版:副刊总第1692期 >2017-11-23编印

低调的海棠
刊发日期:2017-11-2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卜显军

  海棠被称为“花中神仙”“花贵妃”,它花开似锦,明媚动人,雅俗共赏,自古就受到国人的喜爱。苏东坡有诗海棠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海棠“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可见此花不同寻常。每年当海棠花开的时候,踏青赏花也就成了国人寄情于大自然,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然而,海棠无香又成一憾事。张爱玲说,此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一天,读到关于海棠的故事:北宋时,有一人叫彭几,官至协律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干部。彭几有一好朋友李丹,寄居在京城,等待哪里官位有空缺,就去补充。等了一年多,李丹被朝廷安排到昌州去任职,因离家太远,李丹请求改调,于是改在湖北鄂州任职。彭几听说李丹不去昌州,却要欣然前往鄂州,赶紧跑到李丹的住处,对他说:“听说你要改去鄂州,是吗?”李丹说:“是啊,这有什么不妥?”彭几叹道:“谁给你拿的主意呀,昌州是天下佳郡,为什么要放弃它?”李丹惊讶地问道:“是昌州的待遇好?”彭几答:“不是。”李丹又问:“那是治安好?”彭几说:“也不是。”李丹觉得奇怪了,说:“那你怎么说它是佳郡呢?”彭几激动地说:“天下海棠无香,昌州海棠独香,难道还不算佳郡吗!”
  昌州就是今天的永川。于是,我前往永川观赏海棠。车行路上,阳光明媚,暖风拂面,心里一阵阵惬意。忽然想起有一同学在永川,尽管很久没联系了,但我还是翻出手机号打了过去。同学很热情,答应领我看海棠花。
  一到永川,同学就来接我,我们寒暄了几句,同学说,先歇歇脚,喝茶吃饭。我哪有那兴致,说看海棠去。
  在永川,放眼看去,到处都是海棠,海棠花缀满大街小巷。有的种在公路隔离带,有的植于道路两侧,有的立于亭台周围,有的倚在水滨池畔。海棠迎风峭立,花姿明媚,楚楚动人。我对海棠大加赞赏,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同学说,好戏刚刚开头,精彩还在后面。
  我们来到桂山公园,这里简直就是海棠的天地,一丛丛,铁干虬枝,枝上缀着一串串的蕾,一朵朵的花,把这里变成了红色的花海。怒放的海棠,重葩叠萼,艳似红云,灿若锦霞;含苞的红蕾像待字闺中的少女,几分娇羞几分矜持。这让我想起了写海棠花的另两句诗:“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纱斜掩见红肤。”
  我们徜徉在花道上,踏青赏花的游人,此时此际,都沉醉其中,真可谓流连忘返。
  令人遗憾的是,我没有闻到浓郁的花香。我忍不住问身边的同学,不是说这里海棠飘香吗,我怎么没有闻到?同学淡淡一笑,告诉我说,你太性急,需静下心来,才能闻到,海棠并不是没有香味,只是它不那么张扬罢了,它香味很淡,隐在风里,欣赏者只是注意了海棠花的华丽而忽视了它的香味,清代李笠翁说:“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之间,又不幸而为色掩。”
  临走时同学送我一盆海棠,说,海棠可以盆养,既然你这么喜欢海棠,就自己养一盆,与海棠常相伴。我喜不自胜,搬回家养在阳台上。
  我不再计较它的香气是否浓烈,同学的那句“它不是没有香味,是它不那么张扬”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金代诗人元好问这样写海棠:“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海棠的这种生活态度,教我懂得做人要像海棠一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