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椿山
一进腊月,人们便忙着准备过年。
灶堂填满了干透的柴块,里面被烧得红朗朗的。熬腊八粥的香气,煮腊肉的香气,炖土鸡的香气,卤水点豆腐的香气,蒜苗炒肉的香气,炒瓜子的香气,煎油的香气,通通的融会在炊烟里,从屋顶冒出来,弥漫在村子上空,使得整个村子都浸润在诱人的香气中。
如果说春天的炊烟是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夏天的炊烟是一位风情万种的少妇,秋天的炊烟是一位安庄端详的老女人的话,那腊月的炊烟绝对是一位汉子。它们一改往日纤细的身材,突然间便变得虎背熊腰了起来,粗粗浓浓的一股,从烟囱里冲出来,直奔蓝天,化为天空中的一朵祥云,普照大地,恩惠人间。
屋子外面,喂饱的鸡鸭匍匐在屋檐下,天太冷了,懒得再出去觅食。大黄狗从雪地里跑回来,站在门口,抖落一身的融雪,进到火房,在火堂边转几圈,躺下,打起了瞌睡来。大花猫蹲在灶头,趁人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块肉从盘子里抓出来,叼进嘴里,一溜烟从窗格里跑了出去,爬上屋顶,蹲在烟囱边,慢慢享用。
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乡民,抖落一身的疲惫,换上干净的衣裳,静静守在灶堂边,吸一杆旱烟,拉几句家常,吃一片腊猪肉,喝一盅包谷酒,日子便有滋有味了起来。奔波在外的游子,从四面八方回到村子,远远便看见了自家屋顶高高升腾的炊烟,不觉泪湿了双眼。行遍千山万水,走过大千世界,终究抵不过家的温暖。腊月的炊烟,是乡民一年到头最大的期盼,是远方游子内心深处最相思的牵绊。
家家户户在门口挂起了大红灯笼,在大门上贴起了红红的对联。要过年了,屋顶的那些炊烟,变得热情饱满了起来,它们每天都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村子上空,把人们幸福的生活高高飘扬。
腊月的炊烟,使得整个村子无比的诗情画意。人们便是在这种诗情画意中,迎来了崭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