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总第2200期 >2019-10-29编印

不忘初心跟党走 青春建功新潼南
刊发日期:2019-10-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赖星

赖星

谭小玲

谭小玲

欧敏

欧敏

甘燕玲

甘燕玲


  

全媒体记者朱杨
  团代表是共青团员和共青团干部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作风品行,堪当青年表率,引领社会风尚,并且有显著的工作业绩,能充分体现模范带头作用。
  在共青团重庆市潼南区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团代表,通过他们的履职故事,感受团代表的责任、担当与风采。

团代表赖星:做一个敢于有梦,勤于追梦的青年榜样

  赖星,潼南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在站博士后。工作期间,他先后带领同事开展多项大型手术,带领青年医务工作者,发挥他优势和长处,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逐渐让青年医务工作者成为潼南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
  在团建工作中,赖星一直以来都将思想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为了增强团员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他组织开展了主题讲座、报告、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通过党建带团建,带动团组织以更快的步伐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以及作风建设,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整体活跃性,以最有效的方式发挥自身的功能。
  “我们基层团代表在坚持党的领导下,还需坚持聚焦主业,做好本职工作,更多的为老百姓服务。”赖星说,作为团代表,要做一个敢于有梦、勤于追梦的青年榜样,因为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

团代表谭小玲:结合“四进四信”创新团建观念

  谭小玲,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潼南区塘坝初级中学团支部书记。
  怀着对共青团工作的挚爱,谭小玲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升旗仪式、校园网络、板报的宣传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典型,积极宣传,正面引导。通过对学习成绩、奖惩情况、团课成绩等多方面的考察,发展壮大共青团队伍。
  “搞好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结合‘一支部一项目’,深入开展学习‘四进四信’活动。”谭小玲说,她还将“贯彻‘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的讲话精神,引导全校学生树立起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继续响应‘与信仰对话’、‘我的青春故事’等活动,推进德育教育进程,推动新的价值观的形成。”

团代表欧敏:争做创新青年代表引领凝聚全村青年

  欧敏,宝龙镇严寨村支部书记。2018年上任以来,带领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让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两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集中打造120亩育苗和种植示范基地,让62户(贫困户33户)农民变股民,建成1200平方米的育苗大棚,并采取送种苗、保底价回收的办法带动全村260余户(贫困户76余户)发展榨菜、辣椒等山地蔬菜200余亩,产值可达100万元。”欧敏说,参与农民实现固定分红、务工和个人种植收益三层叠加,直接带动参与户年增收1500元以上。
  在团建工作中,欧敏一直以来都将思想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为了增强团员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她组织村上在家青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培训活动,把专家请到村上请到田间地里给他们做指导。“我不仅要当好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还要通过思想建,设引领更多青年走上创新创业之路。”欧敏说。

团代表甘燕玲:“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甘燕玲,西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8年7月进入重庆市潼南第一中学校任思想政治教师,并兼任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员。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甘燕玲怀揣教书育人的使命,践行传道授业解惑,从课堂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团干部,甘燕玲将学生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以团支部为基础,学生社团为助力,以团队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并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甘燕玲认为,作为区团代会代表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担当,一直奉行“要么不做,要么做好”的人生信念,结合学生情况和学校团委工作的经历,提出“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走出校园,将德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进先进的科学的团建管理方法和社会活动,不断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