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周波(左一)走访困难群众
为高国忠募捐治病费用
组织清扫活动
黄周波给村民讲解扶贫政策
全媒体记者李扬特约通讯员李代良
黄周波,44岁,中共党员,区故管处干部、玉溪镇新田社区第一书记。2018年10月,黄周波被派到玉溪镇新田社区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一直以来,他心里所想,就是尽力帮助困难群众。一年多来,他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足迹遍步新田社区的田间地头、河畔林间、沟坎山梁,困难群众都记得他送来的关心和温暖。黄周波深知,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唯有沉心静气、心系群众才是本分。
帮扶联系卡 联通你我他
“刚到新田社区之初,虽然和群众见面的时间不少,但大家对我几乎没多少印象。”黄周波说,大部分群众只知道村里来了几个戴着眼镜的干部,其中一个矮矮的、胖胖的,至于具体是干什么的,不知道,只有部分在家贫困户认识他。
为此,黄周波专门制作了200多张帮扶联系卡,上面有驻村工作队成员的姓名、职务、电话和彩色照片,专门到每一户在家贫困户家里张贴、宣传,并与不在家的贫困户电话联系,介绍自己。从此,他的电话成了热线,有找他了解各项扶贫政策的,有找他咨询办理各项手续的,有找他咨询办事地点的,也有找他抱怨的,向他吐露心声的,向他反映情况的……
“新田社区2社贫困户卜小凤,随时都记得我的电话,因为我时刻都关注她读大三的儿子的生活、学习、就业需求等各方面情况。”黄周波说,卜小凤本人也想通过流转闲置土地发展产业,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解决生产资金周转困难,这些都通过电话与我联系。黄周波把这些都当成自己的份内事记在心上,多方协调,鼎力相助。
新田社区3社贫困户全银珍,年近7旬,与残疾儿子共同生活,黄周波与她联系的时间很多,了解到她家缺劳力、缺资金,但会养牛,建议她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多买几头牛饲养,发展家庭养殖业。全银珍常对人说,我认不到字,但墙上贴着黄书记的照片,上面还有他的电话,我有啥子事随时可以找他帮忙,没得啥子担心的,有他在,我放心。
还有卜云树、张霞、陈红、蹇东军、唐盛富等不少贫困户因为上学、就业、学技术、道路入户等事情,通过帮扶卡提供的信息与黄周波联系过。
黄周波告诉记者,电话联系和交流是黄周波目前的工作常态,电话铃音随时响起是家常便饭,半夜被电话吵醒也时常发生。
关心群众疾苦 解决实际困难
2019年5月20日下午,新田社区1社67岁的村民高国忠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被送往区人民医院急救,并接受开颅手术,截至目前,已花费治疗费5万余元,后续治疗费用无法估计。
消息很快传到黄周波这里,他心急如焚,辗转难眠。因为黄周波深知,对于这个1家7口,有3个智力残疾,有3个学生的家庭来说,唯一的顶梁柱一夜之间轰然倒下意味着什么。黄周波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高国忠得到医治,绝不能让他家因病致贫!
2019年5月30日上午,经他和新田社区党支部共同倡议的爱心捐赠活动举行,玉溪镇部分领导、人大代表以及新田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在黄周波的感召下,不少人因高国忠的遭遇潸然泪下,活动现场大家踊跃捐款,老党员、退休村社干部和爱心人士等纷纷慷慨解囊。高国忠的女儿热泪盈眶,不时向大家鞠躬致谢。
为了帮高国忠募捐治病费用,当天下午,黄周波向区故管处负责人作专题汇报。区故管处负责人在得知情况后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在黄周波的动员号召下,全体干部职工自发捐款,短短3天,就筹得善款5700元,并第一时间送到高国忠手上。在病房中,高国忠的家属连声感恩道谢,“还是共产党的干部好,党和政府是我们家的大救星,我们不会忘了党和政府的恩情……”。
黄周波还向玉溪镇政府申请临时救助并迅速启动低保和大病救助申请、办理程序,采取社保兜底,保障全家基本生活,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
高国忠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出院回家后,黄书记与镇里的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经常到他家看望,仔细了解他家生产生活情况,还送来基本生活必需品。
去的次数多了,他家的“傻”媳妇也能喊得出除村支书外第二个外人的名字——“黄书记”。镇干部和社区干部经常把这事儿挂在嘴边,传作佳话。
2018年12月,43岁的3社村民全永明因全身65%的深Ⅱ、Ⅲ度烧伤,体内脏器及下肢关节、肌肉、神经多处功能性受损,辗转浙江和四川两地救治,总算保住了性命。除通过水滴筹解决了接近2万元治疗费外,其余6万多元的医疗救治费用均由两位好心的哥哥垫付,三个本不宽裕的家庭由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全永明还未成家,唯一的住房是去年过世的老母亲留下的危房,产权为三兄弟共有,受伤出院后暂居大哥家至今,生活不能自理,更无生活来源,全靠两位哥哥接济。
在全永明出院回乡的当天,黄周波就迅速带领驻村工作队来到他家看望慰问,送上慰问金。看到满身伤痕的全永明,黄周波心里只有一个朴实的念头:一定得帮帮他。就这样,他在区红十字会、区慈善总会等单位来回穿梭奔走筹集善款。在征得区故管处领导同意后,黄周波在本单位全体党员中发起捐赠活动,为其筹得善款2000元,从区红十字会获得资助2000元,区工商联总商会为全永明捐助10000元。今年5月低保金开始到位,9月,为其新建住房通过验收,保障了住房安全,大病救助也在申请办理之中,一系列帮扶措施的落实,解决了全永明的燃眉之急。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黄周波和驻村工作队还经常电话联系或上门看望,送衣送药,鼓励全永明要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加强练习,争取早日康复。
提起黄书记,全永明心里由衷的感叹,黄书记与他非亲非故,却真心实意对待自己,在自己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助,在思想最消沉的时候给了自己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能遇到这样的干部是他的福份,他说他能有今天,全靠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届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今后一定努力工作生活,不辜负黄书记的期望,争取早日组建家庭,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创新工作方法 保障住房安全
2019年5月,新田社区C、D危房改造工作启动。在危房改造动员会上,黄周波着重宣传危房改造政策,打消老百姓心中的疑虑,请社区干部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让群众知晓政策,并将危房改造户名单在全社区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平等、透明。
黄周波与驻村工作队成员、社区干部一起风雨无阻,走村窜户,与群众沟通,了解情况。走访中他发现,要按时完成危房改造任务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有些位置偏僻,有些交通不畅,涉及建筑材料多次人力转运,有些因各种原因无法拆除旧房,有些无宅基地,有些家中无劳力,有些想易地建房,这些困难如何解决?
如何保障危房改造任务顺利完成?他彻夜难眠。
一天,心事重重,表情凝重的黄周波路过10社闲置的村小学,不由自主地东看看、西走走,时而驻足不前,时而低头沉思,联想起以前提起过的,将村小教室修缮加固改造后用作临时安置点的方案,忽然眼前一亮:何不把村小利用起来呢?经过深思熟虑,再经过与社区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的广泛讨论交流,虚心请教,一个解决方案逐渐成型。
在村支两委危房改造工作推进专题会上,他创新性地提出:新田社区的危房改造可以分为自建、分散代建和集中代建三种方式进行。对交通便捷,愿意在原址上拆旧建新的,可自主选择自建或分散代建,对危房无法拆除的,不具备施工条件的,无宅基地的,利用社区服务中心旁的集体土地和闲置的村小土地进行集中代建。由社区与自建方和代建方分别签订自(代)建协议、安全承诺书,明确安全责任,方便对施工质量、进度、面积、配套设施的监督。社区还与实施集中代建的村民签订协议,明确在集体土地上代建的房屋产权归属新田社区集体,使用权归个人,但仅限本人,本人可居住到过世或自愿离开,房屋空闲后可用来解决以后出现的安全住房问题。这个方案,得到与会者一致肯定,就这样,危房改造工作步入正轨,驶入快车道。
每一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黄周波都要亲自去所有危房改造现场查看,就是为了防止随意更改建房地点、建筑面积超标、厨卫设施不配套等情况出现。在对分散代建和集中代建点的查看过程中,就连排水沟、化粪池等附属设施和其它一些小细节,他都一丝不苟地检查。他再三叮嘱代建方做到“三个务必”:务必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务必保证配套设施齐全;务必保证建筑面积达标而不超标。代建方人员私下议论,一看到黄书记来,心头就有点“虚”,因为他不喜欢找理由、找借口的敷衍塞责,只有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才能经受检验。
在黄周波和驻村工作队、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危房改造工作圆满完成,全部新建住房通过第三方机构验收。看到以前住危房的村民陆续搬入新房,黄周末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睡上一个安稳觉,脸上也露出开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