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2156期 >2019-08-22编印

话说眼睛
刊发日期:2019-08-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只有一个眼睛的人俗称独眼龙,也叫打枪眼,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仿佛在装怪,其实看问题却一目了然;甲亢病患者眼睛鼓突在外,形状像个二筒,晃眼一看凶神恶煞,实际上心地善良;近视眼经常被人误解,熟人走拢了也没打招呼,于是落得个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印象,从此以后没人理睬;瞟眼最受委屈,本来考试成绩真实,但别人总认为他们斜视,一口黑锅背到老,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眼睛作为人的视觉器官,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说,即使一双好好的眼睛,也无法看清自己后颈窝的头发。目光不能转弯,本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偏有苛刻的女士埋怨男人,说男人看她们时眼睛总是直勾勾的,点不正经,一副“孬火药”的样子,所以很多人的妻子经常忠告丈夫:出门在外少打野望。
  一般情况下,对于该看的东西,眼睛自己晓得看,不该看的东西眼睛也晓得不看,可是眼睛有时也会超越规矩去看不该看的东西,从而惹出麻烦来。比如银子是白的眼睛是黑的,黑的眼睛看到白的银子,一下子触电了,于是伸手去拿,没料到拿回来的却是一副冰冷的手铐,“咔嚓”一声,不明不白就栽了水,自己的政治生命从此也就告一段落。
  眼睛看东西,实际上是为大脑提供分析的依据:扛一床席子走在敲锣打鼓的队伍中,完全可以断定此人是个媒婆;而扛数张席子匆忙赶路者,就必定是个篾匠了;要是载一车席子在路上奔跑如飞,那么该同志一定是个搞经营的商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很好的眼力,明察秋毫,或者洞穿世事,然而事与愿违。黑夜使人的眼睛一筹莫展,强烈的阳光又让人头晕目眩,所以眼睛看东西有时也就不得不借助一些辅助工具,但由此一来,往往就走眼。太阳底下戴副墨镜,看见满街的人黑得发亮,身在本土,还以为自己出国到了非洲;显微镜下看人的缺点,好像看见鸡蛋里有硬硬的骨头;放大镜下看人的优点,硬是看见芝麻比西瓜还大。这种有失水准的错觉,眼睛似乎难辞其咎,其实仔细一想,大脑才是脱不了干系的主儿,因为再活泛的眼睛也受到哪怕装豆腐渣的脑壳的支配。眼睛不想事,难道大脑也不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