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潼南交出这份答卷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潼南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赋予重庆新的重大使命,为我们提供了最根本的遵循和指引、最强大的动力和鞭策。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落实“八项行动计划”,走好“三条路子”,抓好“三个赋能”,加快“四个做大做强”,顺利完成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五大亮点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亿元、同口径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
城市品质显著提升
通用机场正式获批,潼荣高速建成通车,双江航电枢纽开工建设,“四高三铁一江一机场”立体化交通格局加速形成。滨江湿地公园二期、蔬菜公园等6个城市公园竣工开园,新增绿地面积53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城中村36万平方米。
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同比增加14天,居主城都市区第2,PM2.5浓度同比下降26.8%。涪江常年保持Ⅱ类水质,琼江稳定达到Ⅲ类水质。
民生福祉有效改善
31件市区民生实事有效办理。有1061户、2989人摆脱了贫困,15000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打通了八角庙20多年的“断头路”,依法整治违建15.7万平方米。
清风正气不断上扬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重大成果,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扎实开展“心连心”“以案四改”和优化营商环境三个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效果。
一年来,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
脱贫攻坚有力有效
动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76万户“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等级鉴定全覆盖,解决饮水安全问题525户,改造危房1222户,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06%。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序
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银行贷款不良率0.59%,意识形态、社会等领域风险平稳可控。
污染防治有力有为
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1万余公里,岸线修复22公里,升级改造15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66公里乡镇污水管网,森林覆盖率达到48%。
(二)坚持量质并举,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工业投资增长20.6%,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4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66亿元、增长11.6%。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加快发展七大特色产业,蔬菜、粮油、柠檬、小龙虾产量全市第一,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智博会发布“柠檬指数2.0”,潼南柠檬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新增“三品一标”20个。
服务业不断拓展
成功举办首届西部灯饰博览会,涪江大酒店、劲力酒店、永辉超市建成营业。电商交易额突破40亿元。开通“涪江游”,持续举办菜花节、国际柠檬节等主题节会,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亿元、增长37.5%。书记“晒文化、晒风景”点赞量突破4000万,荣获“最佳传播奖”。
(三)坚持纵深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实现全面进步
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医共体”改革。
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
成功举办川渝合作示范区经济协作联席会第二次会议,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建立全国第一个柠檬出口海关监管仓。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打造市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5个,建成市级创新平台28个,新增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99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7%,数字经济增长12%。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4件,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54.7%。
(四)坚持共建共享,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6770户,改造农村电网556公里,天然气入户安装1.43万户,整治提升旧房5000户,农村改厕1.89万户,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成功承办2019年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推介活动。
城市提升加快推进
恒大绿洲、希尔顿逸林酒店、“花千谷”特色花卉生态文旅小镇、万达广场及文旅小镇相继落户,潼南大道基本建成,音乐百花园部分投用,九龙山城市森林公园、金福坝湿地公园、金佛大桥至双江滨江路有序推进,一批旧城路网完成改建。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新增经营主体301家。改造升级国省干道76公里,建成“四好农村路”650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5.5%。
(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民生得到有效改善
社会保障不断增强
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发放各类救助优抚资金2.4亿元,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物纳入医保报销。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教育发展基金达到4055万元,建成市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危急重症救治中心5个,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0个。
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建成全市首支军地联合综合应急救援队,市级双拥模范城创建通过验收。
(六)坚持依法履职,政府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020年工作总体部署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全市、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走好“三条路子”,抓好“三个赋能”,推进“四个做大做强”,加快建设产城景融合发展“双百”城市、成渝经济圈枢纽城市“两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两区”,国际柠檬之都、中国西部绿色菜都“两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基地“两基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确保潼南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
主要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
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写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答卷
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持之以恒加强污染防治;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二)扎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大金融服务发展力度。
(三)
扎实扩大有效需求培育经济稳中有进新支撑
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升级;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用心用力开展精准招商;坚定不移发展民营经济。
(四)
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美丽乡村;深化农村改革。
(五)
扎实提升城市品质展现产城景融合发展新形象
推进以城促产;推进以景靓城;推进以城带乡。
(六)扎实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创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
强化生态修复;推进节能减排;创新环境监管;推动联防联治。
(七)
扎实改善社会民生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期待
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强化社会保障;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创新社会治理。
(八)扎实深化改革扩大合作构建开放发展新高地
深化重点改革;扩大区域合作;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开放水平。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制度执行,提高决策水平。
强化担当作为,提高斗争本领。强化宗旨意识,提高为民服务。
强化作风转变,提高行政效能。强化廉政建设,提高规矩意识。
更多精彩,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