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要闻总第2263期 >2020-01-20编印

过年的礼节
刊发日期:2020-01-2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孙志昌
  说到礼节,人们自然不陌生,因为平时人们的交往中,自然很注意礼节。过年了,礼节自然也不会缺席的。
  首先要说的礼节就是拜年。拜年可是过年的重头戏,在这一天,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问好,长辈则在家,等着这一声问候。现在的青年人,已没有了这样的经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方式,电话短信问候一下,就算完事了。现在的老人也不再坚持固有的礼节,也紧跟形势,适应新的形式。
  我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每到初一这天,天还没亮,就听到街道上人走路的声音,低低的说话声,虽然听不清,但我知道说的是拜年的话,吉祥的话,祝福的话。我起床后,吃完饭,会先跑到爷爷家,站在离门远一点的地方,看着进来的人,三五成群,先喊一声尊称,就跪下磕头。有的磕头了,有的只是跪了一下,没磕头,也转身走了。人多,时间短,后面的人就偷懒了。就是这样,爷爷却能说出谁家的孩子还没来,我真佩服爷爷的眼力与记性。说到磕头,爷爷会在门前,铺上一块干净的布,布不很平了,爷爷会再铺一下。我知道,这在爷爷的眼里是隆重而正式的仪式,来不得半点马虎。
  其次要说的就是上坟。上坟是晚辈对前辈的一种追思与怀念。一个家族会埋在一个范围内。年前,大家会约好一个时间。到年初二的早晨,大家会拿着烧纸,提着鞭炮走出家门,站在街上,人到的差不多了,就会在家门口先放一挂鞭炮,而后大家边走边放鞭炮。走到村口,各家从自家的烧纸里,拿出几张集中放在一起,点着,燃放鞭炮,再向墓地进发。到了墓地,先在祖坟的坟头上压上烧纸,再在坟的一侧画一个圈,将烧纸放在里面,点着,等纸全部烧完,大家自动站成两排,由年岁大的带着统一磕头。而后再到自己家的墓地去祭祀。
  最后说的就是串亲戚。说起亲戚,有的亲戚整年不来往,只是过年了,才去一次,有的还能说上几句,有的去了感觉没话说,这样的亲戚也要去,不去的话,还怕亲戚怪罪。真是难处理,老人一再叮嘱必须去,一家也不能忘。我记得那个时候,爷爷把时间安排好,礼物准备好,我只要按照爷爷说的去做,肯定就没事了。
  一谈到礼节,或许人们会感觉有点烦。如若真的缺少了这些礼节,那过年还真缺少了一点味道。有时,我说过年太忙活。父亲就说,过年全凭忙活,不忙活那还叫过年啊!是啊,过年就是忙的一个乐和,礼节更让过年变得更加精彩有趣。
  现在,这些礼节简化了不少,人们都去追求一种灵活,一种随意。不过,多年之后,若过年没有了这些礼节,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真不知道是否有人想过。反正,我现在喜欢这些礼节,让我感受到了那份亲情的浓,友情的甜,感受到舒心而欢乐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