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2466期 >2020-10-26编印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刊发日期:2020-10-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江辰宇
  秋天是一段漫长而又短暂的旅程,从立秋开始,到霜降结束,经历着好几个月漫长的时间;可当霜降来临,我们却总感觉,仿佛刚进入秋天不久,便很快又跨步进了冬季。
  霜降,是秋天之旅的最后一个小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农历九月中旬,天气渐渐寒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这时,漫天的黄叶簌簌而落,本来繁华的枝头已经删繁就简,大多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地上的草木摇落,枯草残叶结上了厚厚的白霜,陆游曾赋诗“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秋姑娘向我们依依不舍地挥着手,在凛冽的寒风中渐行渐远……
  经霜的枫叶愈发红艳,似是一团团火焰,动情地燃烧着最后的秋天,让人不禁吟诵晚唐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杜牧登上寒山观赏枫叶,兴致勃发写下《山行》一诗,字里行间都藏着诗人对这个季节的偏爱。
  霜降来临的时候,大多的景色是萧条的,万物都蒙上了一层微凉。“九月降霜寒草衰,三秋落木塞鸿来。”花草衰败,树叶飘落,诗句中透着一股寒意。“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霜降之时,空气清爽,但月亮却比中秋更为寒冷。月亮哪有温度呢?不过是诗人感到了寒冷罢了。
  刘长卿在《九日登李明府北楼》曾写道:“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鸿声悲切,深秋甚是思乡,不需友人来送酒,自己携酒,自饮自醉,诗人的游子之思浓烈,悲苦寂寥之感幽幽袭来。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水回深涧,落叶归山,人也归巢。于秋末的午后冲泡一杯香茗,摆上一本喜爱的书籍静坐,看窗外西风,品书中风情。屋外寒风萧萧,我心自是淡雅而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