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汝平
重阳到了,最想去登高,平时生活在底处,思想偶尔压抑,情绪难免不佳,登高把心中浊气吐出来,也会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重生。其实不仅是重阳,春夏秋冬皆可登高,一为锻炼身体,有了坚强的体魄,就有了抗压力的资本,就能活得轻松些、滋润些。二来登高也是锻炼意志,高处不胜寒,寒冷的外部环境可以让人头脑清醒,看清自己的境遇,懂得如何审时度势,如何在各种压力中更好地生存下去。
重阳登高,毕竟是一个传统,毕竟是一个理由。传统需要继承,尽管是小人物,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人生才显得有意义,人活着,不就追求生活的意义么。关于理由,其实很多时候,做人做事不需要理由,所谓理由只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是寻求心理安慰的一种方式。当我们迈步行向山顶,身边一切不会行走的都在看着,例如站立的树,盛开的花,它们会流露出羡慕的神情。而会走能跑的动物,例如家中的小狗,打鸣的公鸡等,都想跟着我们,此时此刻,登高成为神圣的事情,仿佛登高就能解脱一切痛苦,登高就能成为逍遥的神仙,登高就能脱胎换骨。
重阳登高,如果全家出动,那是最好,一边享受节日带来的欢娱,一边陶醉于浓浓亲情,该比真正的神仙还要快乐。登高的旅程中,搀着年迈的父母,牵着年幼的孩子,携着一脸幸福的爱人,边走边说笑,聊的都是快乐话题,烦恼尽将抛在脑后。走累了就歇一会,全家人能在一起歇息也不是常有的事。当然,重阳登高,一个人独行也无妨,登高过程中,思维会被完全打开,想到平时所想不起来的事情,随着有规律的步伐节奏,随着越登越高的身影,也许会在脑海里把过往人生重新走一遭。
重阳登高,不仅是人,还有高高的云,在节日气氛烘托下,似乎也在努力攀升。其实,云彩本来就在高处,它已经厌倦了高空生活,反而想落到地面与人亲近。可云彩到了地面能干什么呢?它不会劳动,它没有学历,找不到工作,大概只能干些苦力,我们难以想象飘逸的云在建筑工地上全身汗水的肮脏形象,每个人都受不了,尽管我们自己满身泥污。重阳登高,还有太阳,太阳在登高的过程中褪去羞涩,变得越来越热情如火。重阳时气候怡人,这是太阳的功劳,它一边管束着雨雪,一边制约着秋风,这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不知它如何做得到。可登高的太阳会在傍晚落下去,就像我们下山回家,家中有亲人在热烈期盼。
重阳节,是菊花的节日,菊花却都开在山脚;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老人大多行走不便。重阳节登高,如果周边连一座小山都没有,这就难免让人心中失落。我所生活的城市及周边都没有山,重阳时无处去登高,可这并不妨碍我在心中一遍遍登高,还流汗、还气喘吁吁,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