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2479期 >2020-11-11编印

潼掌柜APP正式上线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刊发日期:2020-11-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浪刘锦)11月6日,我区消费平台潼掌柜APP正式上线,作为全区指定消费扶贫平台,潼掌柜紧扣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卖价低”这两个薄弱环节,通过媒体+电商“直播带货”,大力拓宽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据了解,潼掌柜APP上线后,增加了三大业务:掌柜扶贫、掌柜有礼、掌柜到家。“除了继续帮助贫困村、贫困户销售本地农特产品外,还增加了产品溯源系统,能够直接看到产品的原产地,让用户买的放心。”区传媒集团智媒中心总监雷明亚介绍,在掌柜有礼板块,将结合潼南的产城景文、开发潼南文创产品,打造潼南产品品牌,形成特色文化符号。
  截止目前,共有150多家合作社和扶贫企业入驻潼掌柜APP。双江镇高石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这两天,合作社里的工人们正在忙着加工粉条,经过红薯淀粉打芡,和面后,再操起漏勺,用力上下甩动,一根根粉条就成型了,院子里300多个晒架子上则搭满了晾晒的粉条。
  一年前,这家合作社刚刚成立不久,就面临着倒闭的窘境。“当时我们一天可以生产3000多斤红薯粉,但只能销售几百斤,货品积压也不敢再生产,每天都在找销路。”双江镇高石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慧明说,依托潼掌柜平台,手工红薯粉条打开了销路,最近几个月在潼掌柜平台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占总销售额的80%左右。
  潼掌柜平台不仅让偏远贫困地区产品更好地融入全区甚至全国大市场,还通过直播带货促进本地产品销售,赋予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我区“媒体+电商+消费扶贫”的模式,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通过以“潼掌柜”平台为媒介,直播带货促进了政府、农户和社会力量跨界合作、优势互补,让偏远贫困地区产品更好地融入全区甚至全国大市场。
  “潼掌柜”通过探索建立“1+7+N”的创新直播形式,着眼网络传播、移动传播,着力打造一支活泼、互动性强、体验感强的带货主播团队,目前已开展100余场带货直播。“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服务百姓生活,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媒体影响力,提升品牌公信力,让潼南特优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区传媒集团总经理余艳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