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徐旭)实现“病有所医”尤其是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是重大的社会关切,也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补足乡村医疗“空白点”,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总结经验,尽快补足民生短板,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获得感。
据悉,我区切实筑牢医疗救助防线,设置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六道防线”,惠及贫困人口8.57万人次,报销费用达1903万元,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解决了123户350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我们创新制度和服务供给,通过108次交流培训、提升收入待遇等方式,落实签约家庭医生1430名、慢病签约5032人,‘一站式结算’运行率100%,探索AI辅助乡村医生诊断,利用5G新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996人次。”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区卫生健康委通过医共体改革,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配备注册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914名,专家和支医下沉43人,医共体双向转诊7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