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本土作家总第2492期 >2020-11-30编印

涪 江 的 船
刊发日期:2020-11-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施泽会
  我坐过湖泊的船,也坐过长江的船,但使我最难忘记的就是家乡涪江的船。
  我的家乡地处涪江下游,左右临山,果树林立,到处青葱翠绿。房屋的前面是一条通向嘉陵江长江的涪江河。河水从家家户户的门前流过,从庄稼人的臂弯里流过,她流走了多少庄稼人的酸楚和希望,她流走了多少我童年的梦幻。
  春天,河水清澈见底,串串清脆的笑声。涪江两岸,麦苗翠绿,菜花泛金。庄稼人望着庄稼人的上下船只,时而赞叹,时而辛酸,时而长笑。商旅们坐在船上相互交谈,拥抱梦想,倾诉苦衷。
  夏天,山洪爆发,河水猛涨,水流湍急,纤夫走险。那一声声古老的川江号子,震荡山谷,在家乡的上空久久回荡,这古老的川江号子,勾起了我的无限情思,我听着这悠扬的歌声,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的一天。
  这天,我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放了一天假,我遵照父母的吩咐,背着一背红苕卖给涪江岸边的拉船叔叔,把卖来的钱用来称盐打油做零用。
  我望着滩下那一张张白帆,听着那一声声悠扬激昂的川江号子,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下了纤夫拉船的艰辛,那一根根纤绳在他们的身上刻下了一段忧伤的生活史。我一口气跑下滩去,看着叔叔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我的心里顿生几分羡慕和内疚。
  “叔叔,我帮你们拉船。”我用我的小手,抓住冰冷的纤绳,低着头,使劲往前走。
  “孩子,你还小,你没有力气,不用你拉。”一位胖叔叔对我说。我拉了一会儿就放手了,我的小手刻下了一道红红的带血的痕迹。但我始终不明白,他们这么累了为什么口里还在不停的喊号子。
  “哼,小孩子,这个道理都不懂,我们喊号子,正如一个人生了病一样呻吟几声,能够减轻痛苦。我们喊号子,一是把新鲜空气吸进去,二是把废气吐出来。这样不但能减少我们的疾病,而且能增加大家的力量,使脚步轻快,船只如飞。我长大了一点才明白这个道理。
  每到星期天,我一个人偷偷来到家乡的小河边看拉船。我看着叔叔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我的心里产生了无边无际的联想:我多么想马上变成一缕清风拂去他们脸上的汗珠和灰尘,使他们心情舒畅,干劲陡增。我多么想马上变成一艘快艇,拉着一只只木船前进,取消人工拉船的艰辛。我多么想马上河里没有急流险滩,不费劲就可以把船拉走,到达理想的彼岸。
  但是,事实上我的想法太幼稚,我的认识太肤浅了,在我们生活的海洋里,到处是暗焦,到处是急流,到处是险滩,不进则退。我想,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像纤夫拉船那样,不怕艰难困苦,逆流而上,勇往直前。
  4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给庄稼人带来了活力。庄稼人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人力船全部变成了机动船,赶街天,一只只机动船载着涪江沿岸的广柑、红橘、蔬菜,载着庄稼人的大米、小麦、家禽,载着庄稼人的许多土特产,载着庄稼人的希望和欢笑,走向了涪江沿岸的集镇。
  我站在船头上,心里高兴极了。我向着遥远的天空,高声喊着:“涪江的船,你变了,你给庄稼人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