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宣传深入人心。
自11月1日零时起,一场举国关注的“大国点名”吹响了号角,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拉开帷幕,人口普查工作进入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的关键阶段。
根据区人普办统一部署,全区4000余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佩戴普查员证件,手持数据采集终端,走进千家万户,全力以赴完成人口普查数据采集任务。
查什么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
“您好,我们是梓潼街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员,是来对你们企业进行入户登记的。”11月1日上午,梓潼街道人口普查员走进位于凉风垭工业园的一家企业,开展人口普查登记工作。
相比以前的纸质表格填写,今年的人口普查信息填报转变了方式,采用手持终端设备采集相关信息。只见普查员拿出智能手机,一边询问企业负责人一项项信息,一边认真将信息填写至手机中的人口普查小程序中。
员工人数、户口信息、个人出生日期及学历等信息……在一项项信息填报完毕后,企业负责人在普查员的指导下在智能手机上完成了签名,普查登记工作宣告完成,整个过程用时大约20分钟。
“之前社区已经跟我们宣传过好几次人口普查的事儿了,我今天一早就准备好等着你们来了。”该企业负责人说,人口普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司一定会配合全区开展好人口普查工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要查什么?记者了解到,这次普查登记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些变化,主要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区人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主要是出于数据比对的目的,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普查全流程都将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严禁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怎么查鼓励居民进行自主填报
“您家是家庭户还是集体户?居住人口是几人?过去一年新出生的人口和死亡人口分别是多少?房子的面积是多少……”在上和镇的一家农家院坝,普查员一边询问户主,一边将信息录入到智能手机的系统内。填报完本户信息,还要逐个填写个人信息。
“基层人口普查工作面临中老年人多、人口流动大的难题。”上和镇人口普查员唐青琴说,得益于智能化设备的帮助,这次普查比上一次人口普查更为高效,“我们入户时都会手持平板电脑或手机,通过系统直接进行信息登记,每次登记只需10分钟左右。”
随着新阶段与新技术的出现,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普查方式和方法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全面采取电子化采集方式。“由以往普查的使用纸表登记,改为使用PAD或个人智能手机登记,数据将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区人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人口普查的登记方式还增加了普查对象通过微信小程序自主填报,鼓励居民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
10月底,家住桂林街道广电明珠小区的李女士在普查员入户摸底时,选择了自主填报,在普查员的指导下,李女士通过手机扫码,就轻松完成了信息登记。
据了解,选择自主填报的住户应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普查员将入户登记普查表。
此外,入户登记期间还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填报普查长表,调查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整个登记工作将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随后,有关部门将开展普查数据处理、汇总等工作,2021年对外发布主要数据公报。
为啥查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人口普查是我国和平时期的一项最大的社会动员活动,在全区各个街道和住宅小区,“十年变化有多大人口普查来说话”等普查宣传标语随处可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成功进行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大量人口基础数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区人普办相关负责人说。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既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人口普查不仅为国,也是为家,希望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公民大力支持普查工作,积极配合、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统计资料。”区人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普查将严格按照《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要求,严格执行执行国家普查方案,严格保护普查对象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