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昌荣
去年以来,重庆市潼南区制度化开展基层干部定期“敲门”行动,实行“六访”(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企业回访、代表委员督访),遍访农村、社区家家户户,敲开门问情况、送政策、解难题、寻良方。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由于平常基层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社区摸排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很快做到了疫情家底清、情况明,起了大作用,老百姓的满意度、安全感、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新形势下,虽然网络信息已十分发达,但要做好“走心”的群众工作仍然是一个难题。如何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常回家看看一样,常“敲门”看看,不失为一个好法子。敲开门,一根板凳上拉一拉,姓甚名谁,家长里短,做到问情于民家底清;敲开门,群众中间去讲一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做到送策于民心里亮;敲开门,揭锅摸炕来看一看,吃喝拉撒,当前长远,做到问需于民解难题;敲开门,农家院坝里谈一谈,话里话外,畅开心扉,做到问计于民谋发展。这样,长期坚持,形成制度,常“敲”常新,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搞不好的干群关系,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办不成的事,没有打不赢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磨刀不误砍柴工。常“敲门”看看,是一种好方法,更是一种好作风,“简约而不简单”。敲开的是百姓门,敲出的是鱼水情,敲响的是小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