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2293期 >2020-02-28编印

近年来,玉溪镇依托“玉溪白酒 、”蔬菜产业等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战略,打造集体品牌,引领农村产业振兴,农民脱贫致富——
“菜篮子“”酒瓶子”收获幸福甜日子
刊发日期:2020-02-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玉溪镇乡村美景

玉溪镇乡村美景


  

全媒体记者 熊潋
  悠悠涪江水、蜿蜒向东流。千百年来,川流不息的涪江水把玉溪浇灌成了“金沙滩、银码头”。流经玉溪镇的涪江,犹如一条舞动的蓝色缎带,将蔬菜基地,白酒生产厂区串在了一起,助推了乡村振兴,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A 玉溪白酒带动产业发展

  玉溪镇地处涪江沿线,是曾经重要的水运码头,拥有特有的码头文化,从而也诞生了“老码头”传统酿酒工艺,所酿出白酒细腻悠长,香浓雅正,口感极佳,味道醇香,深受广大消费者们的青睐。
  记者来到位于玉溪场镇的“潼南区国华白酒加工厂”时看到,地面一尘不染,几名工人正在忙碌着,高粱在发酵池中放着,等待进入蒸锅进行加热。“这是做酒最古老的方法,也是最安全的方法,不添加任何东西,是纯粮食酒。”白酒加工厂老板刘国华说,当温度达到100℃时,整个车间里弥漫着热气和类似馒头的香气。
  玉溪白酒秉承玉溪“老码头”传统酿酒工艺,精选本地糯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糯米,取溪、露、泉水配以多种草药秘制而成的小曲,经传统发酵精酿窖藏而成。2010年,玉溪白酒传统生产技艺这一历史悠久、工序繁杂的传统技艺,成功入选潼南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溪露泉酒业’的生产线逐年增多,生产量逐年增大,实现年产白酒750吨,窖藏白酒1000余吨。”溪露泉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久说,凭借良好的品质,溪露泉在全国各地拥有实体销售门市36个,加盟店800余家,玉溪白酒远销全国各地。
  “我们将依托玉溪白酒品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生产力,把玉溪白酒这块牌子打出去。”陈国久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一家富不是富,我们还要吸纳更多的人前来酒厂务工,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带动更多的人致富。”他准备引导镇内其它白酒企业,形成白酒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玉溪白酒产业迈上新台阶。同时积极购入当地酿酒的原材料高粱、大米、玉米、小麦、糯米,让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卖得了、卖得好,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下一步,玉溪镇党委、政府力争把玉溪打造为白酒之乡,依托玉溪传统的白酒文化,以“溪露泉酒业”为中心,引导、带动更多的白酒生产微企加入生产和销售,形成白酒产业链,为增加镇域经济收入和助推乡村振兴走出新出路。

B 打造蔬菜产业金字招牌

  “灌溉有水渠、蓄水池,施肥有发酵池,技术有指导,交易有市场,如今基础设施越来越齐全了,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也一一被解决,我现在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也不愁销路,对未来我们信心十足。”种植大户梁志平说。记者看到,玉溪镇曹家村、青石村、回龙村公路沿线,一派繁茂的田园风光。
  近年来,玉溪镇紧跟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步伐,紧紧依托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突出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和效益,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原生态养殖、山地经果林等特色产业,着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转型,有序引导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逐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村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约10万吨。
  “硬实力提升了,软实力也得快步跟上。”玉溪镇农服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为推动蔬菜产业精细化、科学化发展,该镇通过开办“田间学校”,组建农技专业合作社,全力开展科技下乡等行动,先后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14个,培育种植大户26户,蔬菜种植规模化、集中经营化水平不断提高。
  “玉溪的蔬菜远近闻名,现在主要有曹家村、青石村、回龙村三个蔬菜基地5400亩,年生产蔬菜80000吨,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玉溪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蔬菜产业不仅成为玉溪的特色产业,也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
  好的经济效益,得益于玉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玉溪镇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引进蔬菜种植企业入驻玉溪,不但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周边的贫困户一起种植蔬菜,帮助他们走出了贫困。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发展大棚蔬菜、盆栽蔬菜、花卉等精品农业,打造五通村生态旅游基地和青石村农事体验区,引领农村产业振兴。”玉溪镇党委书记彭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