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群众在辣椒基地除草。。
家庭医生在给贫困户李勇测量血压。
姜农正在田间管理。
全媒体记者赵晨城吴鑫袁
新胜镇钟峰村是全区50个贫困村之一。该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一手抓健康扶贫,一手抓产业发展,让贫困群众健康有保障,脱贫有希望。截至2019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19户476人已脱贫456人,剩余未脱贫20人将在今年内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决不让疾病成为脱贫攻坚的“拦路虎
3月15日早晨,天刚亮,家住新胜镇钟峰村的村民马珍凤拿起扫帚开始做清洁,一会儿工夫,屋里屋外都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今天我们预约了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来做检查,所以要把屋子打扫干净点好迎接客人。”马珍凤一边收拾屋子一边说。
“血压正常,腿伤也恢复得很好,没有大的问题了,继续保持。”马珍凤的家庭医生——新胜镇卫生院的陈医生对她说,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记得多开窗、多通风,不聚集、不聚餐。”陈医生是马珍凤的签约家庭医生,除了每月为她做健康检查外,平时也特别关心她的生活健康状况。
“谢谢陈医生,感谢您对我的照顾。”马珍凤感激地说。
马珍凤今年70岁,每月都要做定期体检。“前段时间把腿摔伤了,行动不方便。陈医生得知后,主动帮我买药、换药,就像亲人一样照顾我。”马珍凤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便了我们看病。以前去医院很麻烦,走路要花很长的时间。现在好了,医生亲自到家里给我们检查身体,宣传健康知识,我们很受用。
“是啊,感谢国家出台的好政策,让我们这些贫困群众生得起病、住得起院、治得了病。”该村建档贫困户李勇深有体会。李勇的妻子龚盛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
“我老婆身体一直不好,每个月医药费就要花2000多元,我们都不敢进大医院。”李勇说,如今一切都好了,贫困户住院不仅不用先预交费用,报销比例也高达90%以上,基本上不用自己付费。
“贫困群众看病有保障,报销也方便。”钟峰村党支部书记夏忠琼说,健康扶贫无疑给了患病贫困群众生机,“看病难”问题得到有了改善,也让贫困户对生活逐渐有了信心。
“通过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实行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既减轻了贫困户住院负担,又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区商务委驻钟峰村第一书记张荣说。
为减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钟峰村联合镇卫生院,定期组织医务工作者进村走访和诊疗,为每户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数;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活动,免费健康体检,宣传国家健康扶贫惠民政策,免费发放健康宣教资料,使老百姓真真正正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关怀,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
2015年以来,钟峰村119户贫困户享受城乡居民医保报销的有189人、大病保险报销的有3人、民政医疗救助的有64人、健康扶贫医疗基金的有72人,“四道保障线”为贫困群众健康兜底。
扶贫产业铺就村民“小康路”
健康有了保障,脱贫才有希望。
贫困户尹万华,几年前丈夫去世,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脱贫攻坚工作展开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为她送来了精准扶贫政策,帮助她制定了脱贫方案,让她看到了改变贫困的希望。
“光靠种地的微薄收入改变不了贫困的现状,你家里有地,可以流转给农业公司,不光有分红可拿,到基地里打工挣的钱也足够一家人开销了。”张荣的一席话让尹万华颇为动心。
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2016年,尹万华将自家的土地入股到潼南盘姜农业股份公司,同时她又被公司吸纳到基地务工。“全村20户深度贫困户以土地折资入股,不仅可以在基地务工,还可享受保底分红。”盘姜农业股份公司负责人龚先锋介绍说。
“按照不同的工种,最高的工钱是每天80元,最低50元,每年仅打工收入就有一万多元。”在盘姜农业公司的蔬菜基地里,尹万华和几名贫困户正在给新种上的辣椒除草。她告诉记者,打工加上分红,年收入超过两万元,一举实现了脱贫摘帽。
盘姜农业公司负责人龚先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基地种植的380亩生姜销售一空,收入30余万元,而这些收入首先用来保证入股贫困户的分红。
随着盘姜农业公司的不断做大做强,尹万华依靠产业发展和种植柑橘,收入逐年递增。如今,她家还盖起了一座漂亮的两层小洋楼,过上了别人羡慕的生活。
经过几年的发展,钟峰村的产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壮大,现已建成了生姜种植基地、李子种植基地、沃柑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产业发展不仅解决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