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2294期 >2020-03-02编印

帮助企业抢时间补损失
刊发日期:2020-03-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工人们正在车间工作。。

工人们正在车间工作。。


  

  连日来,我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各镇街、各部门以精准有力的措施、扎实有效的行动,抢时间、补损失,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多项“硬核”举措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为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潼南市场监管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关于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部署要求,主动服务、积极作为,推出多项“硬核”举措,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针对食品生产企业陆续复工实际情况,潼南市场监管局提前对区内36家食品生产企业、18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进了摸排,并建立了拟复工企业台账。同时,及时制作《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指南(H5)》、《企业食堂用餐安全指南(H5)》并推广,要求企业按照指南要求增强主体责任意识、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做到“五个必须”和“十二项严格”,确保食品安全,对拟复工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开展现场指导,督促拟复工复产企业按要求进行报备。
  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最多跑一次”的基础上,该局依托现有网上办事系统,积极推行“网上办、手机办、自助办、邮寄办、预约办”,实现“不见面”、“无纸化”,全流程“一次都不跑”,满足疫情期间企业的业务需求。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将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的网上申报、资料审查、现场核查、领导审批、发证等程序由原来的“串联”改为“并联”,将原法定许可时限40个工作日缩短至2小时。
  除此之外,潼南市场监管局还主动收集红外体温计送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免费检定校准,确保各复工复产企业防护设备准确有效;针对需要增加线上经营范围的餐饮服务单位通过“渝快办”提交申请后,优先进行审查;积极发挥12315服务热线作用,安排专人值班值守,认真受理企业维权方面诉求。
  同时,潼南市场监管局严格收费行为监管,切实减轻复工企业负担,通过实地走访复工企业缴费情况,突出检查各行政单位收费情况、小微企业价格减免政策执行情况,严格价格监测,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对接区内企业用工需求 解决招工难题
  连日来,柏梓镇积极制定复工复产后劳务输出就业方案,对接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为务工人员全方位、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
  柏梓镇驻村干部、村干部充分运用广播、短信、微信群、电话调查等方式,采集返乡人员数量、返岗意愿、就业需求等信息,帮助农民工在家乡就地就近就业。
  “我们鼓励务工人员尽可能选择在区内复工企业就业,在家门口上班。”柏梓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做一方面给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本土企业复工后用工需求。
  柏梓镇对有意愿在家乡工作的务工人员,在身体健康检测合格的前提下,由政府牵头,统一组织到企业面试,双向选择获得工作机会。“我们想早点出去打工赚钱,担心找不到工作,没想到政府、镇村干部不仅帮我们在家乡联系到了工厂,还安排专车送我们去面试,大家别提多高兴了。”务工人员高兴地说。

扶贫车间复工忙 防疫生产两不误
  近日,位于五桂镇东南村的重庆硕展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在履行复工复产手续后,召回部分工人开始复工,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困难群众家门口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走进扶贫车间,五桂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厂房进行消毒,每一个角落都做到不放过。随后,工作人员还对每一位即将上岗的工人进行体温检测。
  据扶贫车间负责人介绍,该扶贫车间主要生产手机数据线、充电器、线控耳机、充电宝等手机配件,预计年产值500多万元。扶贫车间的生产工序都是些手工活,当地村民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就可以上岗操作。
  据了解,由于还处在疫情期间,企业订单不多,车间只召回了部分工人,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工人之间也拉开了距离,分别进行作业。随着逐步恢复生产,企业有望接到更多订单,届时将召回更多的困难群众回车间务工。
  五桂镇东南村是我区50个贫困村之一,地理位置偏僻。扶贫工作队积极想办法,引进重庆硕展基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一个生产车间进驻东南村,为当地村民解决就业问题。“随着企业恢复生产,我们还将培训更多的困难群众送往扶贫车间,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东南村第一书记张银介绍说。
  “疫情期间,企业不仅给我们发口罩,还发放手套,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这让我们在扶贫车间上班非常安心、放心。”工人们表示,在家门口就业,既照顾了家里,又实现了增收,今后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全媒体记者石玉洁张峻豪 通讯员苟刚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