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火锅打包。
厨师认真准备食材。
对员工进行严格的体温测量和登记。
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消毒。
全媒体记者 罗列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到了关键阶段,如何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成为酒店餐饮业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连日来,全区各住餐企业在全力抓好抓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复工营业,进一步提高供应能力和创新经营方式。线上外卖、无接触送餐应运而生,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餐饮服务业:禁止堂食 鼓励外卖
近日,我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各个餐饮门店也陆续恢复营业,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恢复。
2月29日,记者随机走访了我区已复工的几家餐饮企业,发现门店的从业人员均做好了个人卫生防护工作,且门店均不提供堂食,只提供线上外卖和线下打包服务。
“我们店从2月4日开始复工,开业前期,对店里所有的地方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潼厨味道子同街店行政总厨刘新川说,对于复工从业人员做到掌握、记录14天的主要活动轨迹,指定人员每天进行上班、中午、下班3次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坚持每天对经营场所、加工场所、设备设施、用具餐具、从业人员双手进行彻底消毒,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
除了中餐馆,个别规模较大的火锅店也积极推出外卖服务。下午6点,记者在外滩商圈巴国传说鲜菜火锅店看到,厨师兰飞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做好个人消毒和工作环境消毒后,正在按美团接单配备食材和原料。
“这个四人套餐就是刚才一个客户点的,菜品是7荤6素,包括马肚、毛肚、鸭肠、牛肉等,还有很多素菜。”兰飞说,火锅底料包括油都是配齐了的,客人拿回去只需加1500克水加热,直接摆上桌子就可以享用了。
兰飞说,因受疫情影响,大型餐饮店眼下经营比较困难,但他表示对未来经济恢复充满信心。
“我区采取‘一对一’服务措施,助力商贸企业复工复产。”区商务委负责人表示,我们要求食品配送企业除了做好配送人员每天3次测量体温等要求外,还需制订并落实‘不接触配送’管理制度”,配送人员不得进入餐饮服务加工区,不得扎堆领餐,不得进入小区、办公区内部,只能送到门卫室;配送人员要及时清洗消毒双手,坚持一小时至少一次。同时,借力防控机制,提升网餐质量,联合饿了么、美团等供餐平台,按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重庆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严格审查上网供餐企业,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律不得入网供餐;上网供餐企业在关键控制点安装摄像头,将视频传输到供餐平台上,将消费者“看着图片点外卖”升级为“看着厨房点外卖”。
酒店业:防疫抓到位 服务更温馨
2月29日,记者在已经恢复营业的名人大酒店看到,工作人员在酒店大厅设立了体温检测点,每位进入酒店的客人或是员工都必须进行体温检测、消毒和登记。
“我们进行严格的把控,既是对客人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名人大酒店总经理夏修勇介绍,结合复工复产阶段疫情防控形势,酒店对疫情防控措施进行了细化升级,从客人进店开始,问询、体温检测、健康登记、防控要求叮嘱等工作便有序展开。同一时段来人较多时,酒店派专人进行疏导,避免人员聚集。除此之外,酒店进一步强化内部人员管控,每日测温、动态筛查全覆盖,分类建立台账,保证数据准、底数清、情况明。严格落实消毒通风制度,客房、公共区域每天定时由专人进行消毒,电话、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进行重点消毒,保证消毒无死角,努力为顾客打造安心、放心、贴心的入住环境。
“现在住酒店,都用身份证实名制登记,进大厅还要测体温、消毒,这样做是对头的,我们不仅要支持还要积极配合,这是对我们好,也是对大家负责,住到这里我们才安心。”刚入住的客人刘女士说。
“我们会按照酒店行业的职业操守,让每一位入住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夏修勇介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酒店结合实际创新了服务方式。为减少聚集用餐带来的风险,为所有入住酒店的客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客人只需拨打送餐电话,便有专人送餐到房间,送餐全过程均由专人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进行。
在此基础上,酒店还推出了“无接触”安心外卖业务,酒店配送员将套餐放置在顾客指定地点,由顾客自行领取,极大满足了周边复工复产企业单位对用餐配送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酒店严把原料进货渠道,严格餐食加工操作规程,严格审核餐饮人员健康状况,保障食品安全。
“我们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定必胜信心,坚持一手抓防控疫情不松懈,一手抓服务经营不松劲。”夏修勇说,将继续落实高标准防控措施,高品质服务保障,打好“组合拳”,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