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329期 >2020-04-15编印

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
潼南700余名高层次人才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和力量
刊发日期:2020-04-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龙凤(左二)在区人民医院开展督导。

龙凤(左二)在区人民医院开展督导。


  

全媒体记者 刘锦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将人才引进作为人才工作的“源头工程”,大力实施“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扎根潼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广大高层次人才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始终坚持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立足岗位,默默奉献。
  他们是24小时值守在路口卡点的谢梦蝶、何诚,他们是24小时应急待命的龙凤、陈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以务实和拼搏精神,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们是冲锋在前的白衣天使

  清晨,他穿好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测体温、测咽试纸、消毒、配送药物、送餐、接收新的隔离人员,询问隔离人员状况,解除隔离期满的人员……忙碌一天,摘下口罩,满脸都是汗水和勒痕。
  他就是赖星,区人民医院肝胆胰甲乳外科主任,也是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一名在职博士后。2019年7月,博士毕业后,他毅然选择来到潼南,成为我区引进的又一名医疗卫生人才。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赖星听说凯斯贝尔酒店隔离点缺少人力后,他主动请缨来到这里担起重担。
  同样在前线承担起“防疫”重担的还有沈鹏宇,2018年5月,他通过考核招聘进入区疾控中心工作。疫情发生后,得知单位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小组,他大年三十就返回岗位,加入流行病学调查一组。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排查密切接触者,一个工作周期大概需要5小时,结束后又要投入到下一轮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去。
  冬末的潼南依然寒气袭人,但在厚厚的防护服下,沈鹏宇和同事们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职业的使命感让他们一直在坚守。
  作为一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赖星用他的实际行动来诠释着医者担当;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沈鹏宇如同侦探一般,寻找一切可能传染的蛛丝马迹……他们以平凡之心、平凡之力,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众志成城,团结一致面对这场战役,毫不退缩。

他们是心怀大爱的青年教师

  2月初,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各项工作也亟需更多志愿者加入。就职于区教委的曾巾力积极报名,“虽然无法像医护人员那样冲锋在前,但我也要尽己所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在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里,曾巾力负责全区每日疫情动态的收集、整理和信息报送等工作,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她每天都坚持认真细致的做好自己的手头事,一直持续到3月底。
  疫情之下,脱贫攻坚战没有“暂停键”,学生们的学习没有“休止符”,曾巾力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积极为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帮扶对象提供相关培训、就业信息,时常操心帮扶对象家里两个孩子的学习状况,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抗击疫情就是一堂‘大思政’。”潼南中学思政教师罗敏积极响应区教委“上好一堂特别思政课”的号召,精心打磨教学细节,运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这本特殊“教科书”,主动承担“一堂特别的思政课”的线上教学,受到师生好评。
  疫情防控期间,罗敏查阅资料,认真备课,进行线上教学,精心批阅学生作业,一对一地向学生反馈学习问题。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也能确保学生安心在家学习。完成教育教学之余,她还结合所学专业,立足防疫实际,撰写防疫相关论文《高中思政教师要做好意识形态传播的引导者》,拟在学术刊物《中小学德育》上发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罗敏与曾巾力用实际行动展示出我区青年教师的良好形象。

他们是默默奉献的坚强后盾

  同样被抽调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的还有鞠馨瑶。她是2019年6月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入区经济信息委工作。
  在接到任务通知后,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她第一时间把3岁的儿子送到了外省奶奶家。被分派到医疗物资保障组的鞠馨瑶,主要负责防疫物资的接收和发放。清点上千瓶消毒液、上万个口罩,每一笔领取物资审批单都要逐一审核,必须做到账实相符、收发规范。
  小鞠和组里其他3名男同事,既当接收员、统计员,又当发放员和搬运工,在指挥部连续工作50多天,物资紧缺的时候日平均工作超过14小时。搬运几十斤的物资箱子,手被箱子磨破了,胳膊累得直发抖,她却说:“没事,这点事算啥。防控物资是救命物资,不能出问题!”
  来自区交通局的何泓江,至今还能记得1月27日是他的第一天的值守。在崇龛镇白沙村疫情防控检测点,一个简易的帐篷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因为时间紧迫,当时检测点的设施设备并不齐全,但何泓江与同事们马上行动起来,车辆引导、检测体温、登记信息,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
  夜幕降临,温度迅速下降,刺骨的寒风从四面八方涌来,饿了就吃桶泡面,冷了就站起来原地跑跑,困了就洗一把冷水脸,通宵达旦。他始终牢记“不放过一车一人,不给病毒丝毫机会”的战斗命令。
  负责塘坝镇小仑村站点执勤的肖叡说,“做好过往行人车辆排查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能够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我们的骄傲。”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全区广大高层次人才把责任勇担在肩、把情怀化为行动,以奋进之姿为春天增色,凝聚起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