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潼南区与遂宁市蓬溪县签订《推动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协议商定,潼南区古溪镇、宝龙镇、米心镇与蓬溪县群利镇、蓬南镇、荷叶乡,坚持“规划引领、政策联动,统筹布局、分步实施,成本共担、利益分享,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双方在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等方面优势,以项目为纽带,实现两地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区域发展良性互动。
关键词:基础设施一体化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重大公路项目建设,加强毗邻地区国省道、县乡道改造建设,打通断头路和中梗阻道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两地水资源配置,解决两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城乡供水、农田灌溉保证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产业发展一体化
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在双方毗邻地区共同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整合“遂宁鲜”“潼南绿”品牌营销优势,打造成渝“菜篮子”供应基地,共建乡村振兴示范走廊。建立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依托电商,实现农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同步。
关键词:协同创新一体化
共同举办重大节会活动。共同举办绿色经济重大节会活动,双方共享活动创新成果。
关键词:生态保护一体化
加强大气污染共治。共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协同实施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农业源综合治理,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机制,共同开展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
加强流域污染共治。继续开展河长共同巡河活动,协同实施工业企业、农业农村、畜禽养殖等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加强环保信息共享。加强环境信息、科技成果和环境应急物资共享,推动环境规划对接,环评审批会商,环境执法监测和应急联动,联合处置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强化林业领域互动。探索推动荒山荒坡生态修复和森林重建,建立联合申报国家林业生态项目机制。
关键词: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强教育合作。建立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开展教研合作交流,加强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的交流合作。
加强医疗卫生合作。加强医疗机构合作,推动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加大远程医疗、双向转诊、人才培养、业务交流等合作力度,加强疫情防控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文化合作。深化文化建设合作,拓展交流领域,逐步实现平台共建、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实施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共建共享工程,以科技手段打破区域限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
加强社会治理合作。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作和信息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健全协凋联动和快速反应机制,联合开展警务专项行动。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和动物防疫检疫联防联控,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
关键词:体制机制一体化
建立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两地党委主要领导轮流担任召集人,原则上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建立两地政府协调会议制度,原则上每季度由两地共同召集一体化发展工作协调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建立联合宣传机制。建立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在两地媒体设立宣传专栏,开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加强一体化发展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进展、重大成果等的发布,积极营造一体化发展良好社会氛围,提升两地民众对一体化发展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参与度。
全媒体记者 罗列 赵晨城 印茜 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