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漂船打捞漂浮物。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徐旭)自“河长制”实施以来,潼南区以保护水资源、管控水岸线、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实现水安全为重点,深入落实“一河一警”,加强涪琼两江跨流域联防联控联治,打出水域环境治理“组合拳”。
“我们建立完善管、治、护‘三位一体’的机制体制,以落实制度为切入点,制定出台《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制度》《督察办法》《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河道巡查制度》等10余项制度,各镇街制定相对应的管理制度措施,努力形成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的河长制工作格局。坚持‘治污水、护好水,保水质、控源头、管全程、强监督’的生态治理思路,统筹河道管理、水质保护、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工作,实现工作方案、组织体系、制度措施、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五到位’,建立健全监测监督体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抓实抓好巡河执法,我区严格落实巡河执法监督责任体系,以保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着力点,全面依法开展巡河治理。不定期巡查河岸绿化、生态环境、卫生状况等情况,实行动态监管,明晰责任清单,落实整改措施,努力打造保护好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
此外,我区还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为发力点,全面加大河(湖、库)保护宣传力度,强化河长制工作宣传措施,积极开展河长制宣传进学校、进集市、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加强业务培训教育,努力增强全民参与河流治理和保护河流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