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鹏
小龙虾、串串、烧烤、火锅……说起吃夜宵,隆鑫商圈美食街无疑是不少“夜宵粉”的首选。5月19日晚,记者就感受到了这条街的“活力”:夜幕降临,街上就慢慢热闹起来,小吃、火锅、串串等美食让人眼花缭乱。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聊天声不断,熟悉的城市烟火气渐浓。
每天两百斤 龙虾生意火
“3月20日开业后,当晚就卖了一百多斤,目前每天可以卖两三百斤,已全面恢复堂食营业。虽然天气越来越热,但生意越来越好。”在隆鑫商圈一家火锅串串餐厅,热浪翻滚锅底的散发出阵阵香气,在灯光的映照下,食物光鲜亮丽,看上去就令人食欲大开。该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开放堂食以来,客流和销售额已恢复大半。
“来点串串吧?称重的,想吃多少称多少!”“试试麻辣烫不?”“里面坐,有位置。”……在美食街上,接二连三的吆喝声,和滋滋冒油的烤串儿又给夜市带来了熟悉的烟火气。
一家烧烤店主刘先生戴着口罩,正抓起一把香葱往滚烫的烤茄子上撒。刘先生表示,现在每天营业额有一千多元,今年生意虽然受影响,但夜市开放后,人开始多了起来,摊贩商家也多起来了,现在学校这些也都复课了,这里更加热闹了。
晚上7点多,美食街一家叫“蔡厨”的江湖菜馆人气正旺,店员和老板都忙得不可开交。“忙起来好啊,说明咱这个城市正在慢慢地变回原来的样子,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店老板笑呵呵地说。
天气升温 催热“夜”经济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白天‘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只有晚上想出门透透气、活动一下筋骨。”5月19日晚,正在隆鑫中央大街散步的代女士向记者表示,傍晚一家人出来散散步,跑跑步,跳跳舞,多运动总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夏日天气也让隆鑫商圈的“夜宵经济”逐渐升温。记者走访了商圈附近的夜宵摊点,发现龙虾店、烧烤店、江湖菜的生意相对火热,餐馆里挤满了食客,一些夜宵店营业额每夜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进入5月以后,生意一直都不错,过来吃的都是老顾客。”做夜宵生意的周大姐说,她一晚上可以卖四五百串肉串,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生意只会越来越好。
“此前受疫情影响,很多店铺没有开门营业,现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店铺纷纷开门营业,这里的‘夜经济’重新热闹起来,再现繁华气象。”市民宋先生说,又能像以前一样品尝美食了,感觉十分惬意。
倡议公筷勺 防疫不松懈
“好久没逛美食街了,今天正好敞开肚子吃。”市民谭小姐告诉,早在3月份听说美食街开放后,她马上约着朋友就过来了。“各个店主都戴口罩经营,很放心,我的快乐又回来了!”
美食街夜市复苏,防疫并未放松。我区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服务与监管同步走,严格督导市场主体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倡导门店使用公筷公勺,并为所有摊位建立管理档案,要求所有摊主持有健康证、摊位证,并且营业时戴好口罩。此外,为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夜经济”活力,我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制定帮扶政策,为各行业、各领域发展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在商圈的一些餐饮店,记者看到顾客都按照店内指引,食客同向而坐,两桌之间都间隔一桌。店内都提供了公筷公勺,引导客人正确使用,多个饭店提供的都是一次性的碗筷。客人在就餐的时候,也会主动地用公筷公勺将菜品夹到自己碗里后,再使用自己的筷子勺子就餐。
在采访中,多家餐饮店负责人介绍,恢复堂食以来,市民就餐最大的变化就是开始接受公筷公勺,有些顾客还会主动咨询此事。“作为餐饮企业,目前公筷公勺几乎已经成为标配,我们也希望顾客能够推广使用,从而一起筑起健康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