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总第2380期 >2020-06-19编印

一场跑了60多天的“爱心接力”
刊发日期:2020-06-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医务人员细心照顾小石头

  医务人员细心照顾小石头


  

全媒体记者 赵晨城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几名医护人员围在一个襁褓中的男婴身边,把宝宝逗得开心地笑。白白嫩嫩的小脸,圆圆的眼睛,甜甜的笑容,这个两个月的小宝宝萌翻了科室的医生护士们。
  这天是孩子来到潼南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第60天了。作为新生儿科滞留时间最长的“小明星”,这个宝宝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与如今可爱的“大胖小子”形象不同的是,刚送来的时候,他差点失去生命体征。
  新生儿科主任张欢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不幸的小生命,在刚刚降临这个世界时,就不知何故遭到了至亲的遗弃,生命垂危。但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群爱他的“爸爸妈妈们”,在“众爱”里健康成长。

紧急抢救回来的小生命

  时针拨回到4月17日晚上。
  当天19时30分,在区人民医院住院部7楼新生儿科,安静的走廊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吴医生,这里有一个娃儿,快来看一下。”急症科的李医生抱着个小婴儿,急匆匆地跑来。
  正在值班的新生儿科医生吴永莹上前一看,只见李医生手里的这个孩子面色发青,身体冰凉,因呼吸困难而一直呻吟,情况很不乐观。
  “赶快赶快,先给孩子放保温箱里。”吴永莹立即接过孩子,给孩子保暖、清理呼吸道。经过一晚上的紧急抢救,终于第二天,孩子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红润,手脚活动能力也逐渐恢复正常。吴永莹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所幸婴儿没有任何身体伤残。
  “婴儿虽然面色肤色有好转,但是仍然喘,呼吸困难,医院组织了耳鼻口科的专家会诊,确定孩子有喉软骨损伤。”吴永莹回忆到说,于是我们给他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支持治疗,对他喉软骨进行修复。
  小婴儿的遭遇让科室医护人员非常同情,十几名护士轮流排班、日夜守护,监测着他的生命体征。7天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坚强的宝宝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他在新生儿科也有了一个临时的家。

小石头在爱中健康成长

  “宝宝真乖,真好看。”新生儿科病房内上演着温情的画面,一名护士正抱着小婴儿喂奶,另一名护士拿着玩具逗他,怀里的孩子不时地“咯咯”笑着。
  “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小石头’,因为我们希望他能够像石头一样顽强,长大以后做一个坚强、有责任的男子汉。”吴永莹看着小石头,温柔地笑着说,小石头现在已经有11斤了,身体非常健康,性格也很活泼可爱。
  有时候小石头哭闹着黏人,需要人来哄,可是工作又特别忙,医护人员只能够一边抱着小石头一边工作。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医护人员承担了小石头全部的喂养和生活照顾。
  “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婴儿床看看小石头,下班回家了还会牵挂他会不会着凉,有没有饿着。只要看到小石头的笑容,我们就觉得再累也值了。”新生儿科主任张欢说,我们所有医护人员都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照料。小石头像一个小天使降临到我们科室,大家都是他的奶爸奶妈。
  如今小石头已经是科室“炙手可热”的“小明星”,大家争先恐怖地给孩子买来衣服、食品和玩具。“随着小石头一天天长大,买来的衣服已经穿不了了。我想到在朋友圈里筹集一些孩子需要的衣物。”张欢说,没想到信息一发出来,就得到了大家的接力转发,第二天一早,科室就收到了许多“爱心妈妈”送来的衣物。
  “小石头还是很幸运的,有那么多关心他、爱他的爸爸妈妈。”护士长邹毅告诉记者,小石头的故事被网友转发后,许多爱心人士都来到医院看望,看到孩子这么聪明可爱,大家都希望小石头能够有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