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2385期 >2020-06-29编印

扫干净 转运走 处理好 保持住
潼南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覆盖
刊发日期:2020-06-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列)日前,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委获悉,近年来,我区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垃圾分类设施镇域全覆盖,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在新胜镇铁线社区农村公路两旁放置了一个个蓝色垃圾箱,分别回收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每天都有保洁员按类收运。该村通过宣传教育,村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步提高,外化为自觉行动。“我们把垃圾分类好,保洁员每天及时回收,现在村里的空气都要新鲜得多了。”村民李东梅告诉记者。
  “全区配备了镇级垃圾治理专兼职人员129人,村级保洁员1261人,农村生活垃圾208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区农业农村委农业生态科科长刘樵说,全区基本构建起“户集、村收、镇街转运、区域压缩、区集中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对农村积累的各类垃圾及河道及周围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后立即实行常态化保洁。
  据了解,截止目前,我区已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村68个,进一步推进了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今年将新增梓潼街道文家村、柏梓镇小岭村、双江镇祠堂村等87个垃圾分类示范村,累计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12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覆盖率达80%。”刘樵说。
  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区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的要求,加大了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全区共投入2.9亿元,建成区域压缩站及配套设施13处,配置垃圾箱体1742个,分类垃圾桶21584个,运输车辆126台,建成镇街垃圾中转站17个,购置清漂船20艘。实施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规模化生物能源项目,其中规模化生物能源项目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已投入运行,建成投运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垃圾渗滤液实现达标处理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