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徐旭
高温天气里,抱着冰镇大西瓜,在空调房待上一天,一分一秒都不想离开……在很多人心中,这才是夏天正确的“打开方式”。但区人民医院李医生提醒,市民在享受空调房里凉爽的同时,也应意识到“空调病”潜伏在我们身边,可能给健康带来威胁。
空调吹出多种不适
“‘空调病’其实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它是指过度使用空调致使人的身体产生不适,从而对健康造成潜在影响。”李医生说,长期处于相对低温的房间内,全身汗腺的分泌会减少,可能出现血管收缩、肢体麻木、肠胃不适、皮肤干燥等新陈代谢异常及内分泌紊乱的情况。
“室内外温差较大,频繁出入会引起咳嗽、头晕、咽喉疼痛、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如果空调设置的温度低,衣着单薄还会引起关节酸痛、手脚麻木。”李医生表示,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人,还会因空气不流通、环境不佳,出现耳鸣、乏力、内分泌失调、胸闷憋气、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以及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等皮肤症状。
“造成‘空调病’的原因有很多。”李医生解释说,空调需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运行,通过气体热交换调剂局部区域的温度。空调运行时,由于空气不流通,室内空气的氧含量会下降,同时大肠杆菌及其他细菌数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长,导致人体供氧不足、免疫力下降。同时,空调开启时会带走环境里的水分,人们吸入的是干燥的空气,呼出几乎是饱和的湿气。时间一长,鼻黏膜、气管黏膜也会变干,严重时会发生干裂,细菌和病毒就会乘机入侵身体,从而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别把“空调病”当感冒
前几天,市民武先生在陪女儿跑步后,出了一身汗。回到家中,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空调,并把温度调至24℃。几个小时后,武先生感觉有些头痛,“可能是感冒了”……其实,武先生得的并不是感冒,而是症状和感冒很相似的“空调病”。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与‘空调病’有本质上的区别。”李医生说,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发烧、鼻塞、咽痛、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果马上就去输液、吃消炎药或感冒药,是不对的。要分清是普通感冒还是“空调病”,不能单凭自己的经验用药。
“在区别不了自己是感冒还是‘空调病’的情况下,最好先避免长时间处在空调房中。如果是‘空调病’,离开空调房后情况会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建议到医院检查,以免引发别的疾病,严重情况下可能引发肺炎。”李医生说。
那么,得了“空调病”怎么办?李医生告诉记者,在空调环境中工作,出现了恶心、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轻微“空调病”的症状,只要多喝温水,离开空调房,多呼吸新鲜空气即可缓解,无需服药。对于一些由“空调病”导致的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的患者,可以选择适当服用藿香正气水来调理。
李医生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还是要多注意,尽量在“空调病”尚未出现或处于早期阶段时给予治疗,以防其进一步发展。
吃透几招远离“空调病”
李医生表示,从目前门诊接诊情况来看,抵抗力低的老人、婴幼儿,患有关节炎、糖尿病、痛风、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以及爱穿裙子、短裤的女性,是“空调病”重点“攻陷”的对象。
李医生提示,在空调温度上,正常成年人应把温度控制在26℃左右;老年人和孩子的室内外温度相差5℃比较合适,室温保持在26℃-28℃为宜;关节炎、糖尿病、痛风等疾病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空调,避免温度过低,加重病情。
同时,空调开启的时间不宜过长,要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大汗淋漓时不要立即进入空调房间,更不要站在空调风口图一时痛快,尤其要避免空调直接吹向颈部。要及时清洗空调上的过滤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过滤器上繁殖生长,给人体带来危害。从空调房内出去之前半小时,最好先关上空调缓一缓,不要直接从低温环境进入到高温环境中。
“女性夏季衣着清凉,如果不注意保暖,上了年纪关节容易出现问题。”李医生说,如果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不能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或者不能避免空调直吹身体,一定要自己注意防护身体,穿长裤、长袖的衣服,并注意足部保暖,必要时可以加盖小毯子防止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