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高校对文稿
周志高手稿作品
全媒体记者 王浪
“我是一位年迈的老人,有着强烈的爱和恨。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愤怒声讨美国霸权主义行径……”6月3日,《潼南日报》刊登了这样一首诗歌,以《我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为题的诗歌感情饱满、文字激昂,可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出自一位近90岁高龄老人之手。
忆苦思甜不忘党恩
“这些都是我写作的手稿,退休了日子过得就比较单一,所以每天闲暇的时候就喜欢写写画画。”昨天,记者见到了这位已是米寿之年却依然热勇一腔的老人周高志。在老人的书房里,整齐放着很多书籍,他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了他创作的诗歌手稿。这些手稿中除了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百态,多数作品题材都是赞美祖国赞美家乡。文稿中的一笔一画、一字一句都饱含着老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国家强大了,人民日子好了,大家都安居乐业,可是这种年代实际上来之不易,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所以对现在的生活更是珍惜。”谈起他过去与现在的一切,周老侃侃而谈。
1931年,周高志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过着缺吃少穿的苦难生活。尽管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还是坚持供他们兄弟姐妹到学校读书。然而他正在上小学时,父亲却突然离开了人世,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家里没有了顶梁柱,别说读书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其他的兄妹都辍学了,但是我很幸运,当时我的班主任很了解我们家里的情况,让我先读书后缴费。”周老告诉记者,这位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老师不仅无偿支持他读完了小学初中,还鼓励周老勤工俭学读了师校。
解放后,在共产党的关怀下,他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人民教师,还当了多年的小学校长。
创作诗歌抒发热爱
“有恩不报非君子,人生在世莫忘本。”周老说,他年轻时拿起粉笔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为国家输送人才。退休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看到家乡近年来巨大的变化,他就想到用诗歌记录家乡的美好生活,于是他又拿起钢笔表达自己的心绪。
见到美好的景色、田园生活等,都会激起他诗歌创作热情,有了感想就结合身边的事例通过顺口溜、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讴歌祖国的强大,宣传家乡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九大闪金光,全国人民心里亮,中华儿女齐奋进,世界强国屹立东方。”就这样,《颂十九大》《做好潼南人》《潼南颂》等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诗歌被他创作出来,全都洋溢着他对祖国和家乡的浓浓深情,不少作品还登上了市区各个宣传平台。
除了自己写,周高志还鼓励后辈用文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2019年春节,周老号召潼南青少年参加潼城夜景观灯光秀活动,以作文竞赛的形式,表现潼南夜景之美。
“活动虽然不大,奖金也不多,但是还是吸引了上百名学生参加。我看到大家写的文章,很是感动,孩子们的文笔虽然不够成熟,但是情感很真挚,很多文章我都爱不释手,还有两篇在报纸上进行了刊登。”周老欣慰地告诉记者。
诗歌给周高志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现在老人经常外出采风,看到潼南的好山好水就能“诗兴大发”,目前,已完成近100首作品。他说,自己今后还将继续创作诗歌,希望创作的这些诗歌能被更多人认可,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诗歌创作行列,传承和发扬诗歌文化,歌颂祖国、热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