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吴鑫袁通讯员王智)“这种高尚的人道奉献精神,值得我们的崇敬和赞扬!”7月13日,崇龛镇民政办和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崇龛镇青杠村2社韩治明老人家里走访慰问,为老人颁发《重庆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接收证明和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家庭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韩治明今年已经81岁,他儿子韩均在7月1日病情危重之后,由潼南协和医院接收入院,后来病情逐渐加重。韩均在病重时说,自己最后的愿望就是捐赠遗体,人死了,烧了埋了,就浪费了。“人体长不出来,如果能让别人看到希望,那是最好的,这是他原来真实的想法。”
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韩均说,把眼角膜捐出去,可以让人得到光明,也让他自己的光明延续,这是他留在世界最后的礼物。虽然自己是病人,器官遗体不能捐给他人,但是医学可以做研究、教学。
住院期间,他曾多次托付父亲,希望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悉,这是崇龛镇协和医院引导患者捐献遗体(角膜)的第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