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399期 >2020-07-16编印

别口镇:
整治非法码头 保护涪江生态环境
刊发日期:2020-07-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鹏李松)江河沿线的非法码头,不仅对行洪、通航安全有影响,对生态环境也有破坏。别口镇杨家坝码头过去是一处非法码头,在该镇取缔非法码头后,坝上土地全部实现了复耕复绿。
  7月13日,记者在杨家坝码头看到,以前加工碎石河砂的码头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满目的苍翠,已恢复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河滩。
  杨家坝码头位于别口镇飞凤社区1社,岸线长约1500米,整治前,码头上有11家石子厂、5家砂厂,共计租赁土地300余亩,租期最长至2028年。
  “这个河坝,以前全部是坑坑洼洼的,路不好走,河边由于挖砂留下的深坑,居民都怕深陷砂坑,不敢往此经过。”别口镇飞凤社区1组居民杨秀清对记者说道。
  别口镇党委副书记施展告诉记者:“当时河道内堆放有大量的砂石,加工设施设备杂乱堆放;准备拆除企业还存在与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去年7月,别口镇按照全区非法码头整治工作要求,组织清运场地内堆放的石子、河砂约30万方,拆除违法建筑2200平方米,拆除砂石设施设备200余台,实现复耕复绿200余亩。
  今年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别口镇及时关闭和取缔杨家坝码头,拆除了场地内的16条生产线,80条输送带和8套设备。在实施关闭后,政府随后进行了生态修复;如今,这里种植的红苕、玉米长势良好。
  “复绿了以后好处多多,绿化变好了,没有扬尘,空气都洁净了,附近居住的居民都非常高兴。”杨秀清说。
  别口镇党委副书记施展表示,下一步,别口镇将加强监管,坚决打击违法采砂取石行为,维护涪江河生态环境。同时确保所有的土地都按要求复耕复绿,为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