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409期 >2020-07-28编印

区中医院:
成功抢救一名93岁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
刊发日期:2020-07-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印茜)生死时速,抢救大脑。近日,区中医院脑病科与死神赛跑,为一名93岁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再创生命奇迹。
  今年93岁的患者杨婆婆,因突发疾病,家人呼之不应60多分钟后,被紧急送入区中医院脑病科,到院时患者呈浅昏迷,NIHSS评分18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障碍的程度越严重)。卒中团队考虑急性脑梗死,立即开启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全面评估病人情况后,建议溶栓治疗。
  “考虑到患者年龄,我们与家属充分沟通,详细解释溶栓治疗的风险和获益并征得家属同意后,卒中团队给予患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经过团队紧急抢救,溶栓结束后患者神志逐渐清醒。”区中医院医生表示,目前,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四肢活动自如,NIHSS评分已降至0分,已康复并转出院。
  据悉,急性脑梗死(俗称“中风”)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极易致残。对发病在3小时以内的患者,国内及国际静脉溶栓治疗指南中,仅对年龄下限设定为>18岁,对年龄上限未做明确限定,但在实际工作中,高龄患者静脉溶栓会增加出血风险,治疗难度极高。
  专家提示,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颈动脉狭窄、颅内血管狭窄、房颤等病史的患者都是“中风”的高发人群,当出现头晕、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区中医院脑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开通以来,实现了从患者发病、120转运到入院后影像检查、紧急抢救等过程的无缝对接,为抢救赢得了最佳的“黄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