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2389期 >2020-07-03编印

宝龙镇严寨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从“贫困村”到“富裕村”
刊发日期:2020-07-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印茜 王浪

开栏的话
  小康承载初心,小康属于人民;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我们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更加壮丽的新征程。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的决策和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艰苦奋斗,辛勤建设美好生活。执着、纯朴、活力、沸腾、信念、瞩望……无数动人的字眼,编织成潼南人民走向小康生活的时代交响曲。今日起,本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讲述“小日子”的丰盈温暖,见证“大梦想”的非凡壮美。


  宝龙镇严寨村共有3210人,其中建卡贫困户48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由于贫困户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该村曾是区级深度贫困村。近年来,严寨村在宝龙镇党委政府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知贫后勇、奋起直追,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领贫困群众全力拔穷根、摘穷帽,实现了一个“贫困村”到“富裕村”的华丽转变。

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你看,这些番茄又大又圆,颜色也红润,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几天,严寨村欧家湾集体经济的蔬菜大棚里格外热闹。几个月前种植的优质番茄已经陆续成熟,红彤彤的果实挂满了藤曼,让人垂涎欲滴,农户们三三两两一边采摘番茄,一边话家常,脸上溢出了灿烂的笑容。
  “现在正是番茄上市的季节,我们种植的2亩优质番茄,亩产可达8000斤,按照现在3元/斤的市价计算,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蔬菜大棚管理员欧世林告诉记者,质优味美的番茄受到市场欢迎,这几天已接了2000多斤的订单,今天要发出去一批,现正组织村上的农户抓紧采收。
  贫困户龙兰英接到通知后,早早来到大棚里务工。因为身患残疾,她采收的速度比其他人稍慢些,但是她一刻也没停歇,篮筐里也是满满当当的。
  “我家部分土地入了股,在基地打工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村里还经常组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学到了很多农业技术,在自家地里种了花生、辣椒、沃柑这些,现在不出远门就有几份收入,对我们这样的残疾人家庭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龙兰英笑呵呵地告诉记者。在严寨村,像龙兰英这样既入股集体经济,又自己发展种植的贫困户并不在少数。
  “用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是我们村脱贫的重要手段。”严寨村党支部书记欧敏表示,村民跟随村集体种植,村上提供“一条龙服务”,不仅送种苗、教技术,还帮助售卖,让群众发展产业没有后顾之忧。
  据了解,严寨村目前通过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发展柚子、沃柑、辣椒、榨菜等,现已建成产业核心基地100亩,种植了沃柑、春见、枇杷、柚子等果树,带动全村群众种植果树2000余亩,辣椒500余亩,榨菜800余亩。参与农民实现固定分红、务工和个人种植收益三层叠加,直接带动参与户年增收2600元以上,集体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

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今天收了50斤红苕粉,还有3只土鸡和一些花生!”6月30日一大早,欧敏就提着两大袋“战利品”,一边招呼乡亲,一边装车。(紧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