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英(右一)在车间工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郭伟毅通讯员李代良)“我在巨科环保电镀就业扶贫车间主要负责打包,每个月至少能领到4000多元的工资,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入,成为高薪‘白领’,过上了小康生活。”7月6日,家住塘坝镇金山村的脱贫户冯秀英自豪地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位于田家镇的巨科环保电镀就业扶贫车间已经吸纳了29名脱贫户务工。
据悉,该就业扶贫车间主要从事灯具、手机外壳处理等。对用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要求都不高。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作为企业,我们也要尽一份社会责任。”车间负责人肖明辉说:“从2016年9月公司在潼南高新区成立那天起,在用工方面我们就为贫困户开起了绿灯。文化程度不高的,我们就通过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及时上岗。适合体力劳动的,我们就安排他们做一些例如打包、装箱之类的手头活,以便让他们高高兴兴进厂,愉愉快快挣钱。截至目前,这个车间共有85名员工,其中有29名贫困户,占员工总数的34%”。
“我和丈夫都是2018年5月17日到这个车间上班的。”冯秀英介绍说。目前两口子加起来每月有8000多元的收入,而且公司还为他们统一购买了“五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贫困户走出田间,进入车间,当工人,拿工资,脱贫致富成为“白领”,走向小康生活的越来越多。“扶贫车间是解决贫困户就业,防止贫困户返贫,增加贫困户收入的一个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4个扶贫车间,累计解决了44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区扶贫办副主任王四海表示,接下来我区将加大对扶贫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年还将新建4个高质量的扶贫车间,吸纳更多贫困户到扶贫车间稳定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