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大佛寺湿地公园清淤。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松唐苠涵)本轮洪峰结束,防汛减灾这根弦丝毫不能松。我区各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守一线、咬紧牙关、连续作战,正将工作重心逐步从一线救援转移到受灾群众安置、心理疏导,受灾区域清淤、防疫消杀、恢复生产等方面。
连日来,我区各部门、各镇街干部职工和广大志愿者奋战在清淤一线,一边进行清淤,一边展开防疫消杀,尽快恢复广大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桂林街道组织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区志愿者和相关区级部门、兄弟镇街一道组建27个清扫队共计650人,积极参与到灾后清淤工作当中,帮助当地群众早日恢复家园。大家挥舞着铁铲、扫帚、木板等工具,清理着淤泥与杂物,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一寸一寸、一米一米地推进,大家齐心协力,用汗水和奉献,为桂林街道灾后恢复加油努力。
来自小渡镇的机关干部陈雷也是参与清淤救灾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他18日晚听到消息就主动报名,昨天一早便来到双坝社区参与清扫,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石镜村是上和镇这次受灾最为严重的地方。受灾现场,区卫生健康委的工作人员开着防疫消杀车,正在对受灾房屋进行防疫和消毒,并为受灾群众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洪水退去之后,大量的细菌或病毒可能附着在淤泥上,会危害人体健康。
“经过消杀之后,对一些容易让人产生肠道传染病的细菌就被彻底杀灭了,这样就保证了老百姓的健康。”区上和中心卫生院院长吕信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洪水退后,区卫生健康委分成3个工作组分赴7个镇街,督促基层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并预先对居民安置点进行消毒杀菌工作,保证安置点卫生状况。
“我们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常识进行普及,教他们如何注意饮用水的安全和个人生活清洁卫生的防护,比如要讲卫生,饮用水必须要煮沸才能饮用,生冷食品必须要煮熟,水果必须要清洗干净才能食用,这样就能更好地避免传染病的发生。”区上和中心卫生院院长吕信斌告诉记者。
由于受灾区域还没完成全部清淤工作,卫生健康委后续还将针对受灾区域开展全面消杀,切实做好防疫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