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工作人员了解种植户受灾情况。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列关羽)“冬瓜和海椒等都在收获期,由于洪灾,现在蔬菜全部淹死了,冬瓜烂了一地,海椒也全部绝收。按照现在市场行情来看,我将有十几万元损失,”。蔬菜公园菜地种植户奚又财告诉记者,幸亏当初买了蔬菜种植保险,一亩地只花了几块钱。洪灾过后,保险公司第一时间上门统计损失情况。
洪灾过后,我区多地蔬菜被淹,为了尽快将参保农作物赔偿款送到农民手里,潼南保险业快速启动理赔绿色通道,多家保险公司在灾后第一时间就成立了专项小组,集中力量、开通绿色理赔通道,高效处理理赔案件。
连日来,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潼南支公司(以下简称中华保险潼南支公司)农业保险工作人员周丰杰等人对蔬菜公园菜地进行了实地损失查勘,表示各项信息核对确认无误后,会第一时间给种植户办理理赔手续。
奚又财作为政策性蔬菜保险的受益者之一,他表示,“有了蔬菜保险的好政策,以后种菜心里更有底了。”据了解,我区从2014年就启动实施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今年洪灾发生后,中华保险潼南支公司制定了种植险灾后理赔工作方案,明确了查勘时间、查勘范围以及理赔工作完成的时限,并根据受灾情况,统筹调派查勘员及时开展种植险查勘测产工作,最短时间摸实摸清耕地损失情况。同时,采取多种灵活应急措施,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按程序将绝产地块赔付到位,进一步跟踪农作物减产损失情况,积极协助农户抗灾减损,及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赔服务。
据了解,“8.16”洪峰过境,造成涪江沿江梓潼、桂林、玉溪、米心等7个镇街不同程度受灾。来自农业农村委的数据,全区农作物受灾总面积4.2万亩,经济损失1.07亿元。其中蔬菜受灾2.4万亩、粮油作物受灾1.6万亩,生态渔业受灾1093.2亩,特色经果受灾1155亩,其他作物受灾354.8亩。沿江镇街土地被冲刷2万余亩,农业设施类损失达6489.03万元。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等涉农经营主体受灾75家。目前,我区各类保险正在加紧查勘定损中,将按程序尽快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