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郭伟毅
在潼南老城凯旋名城小区,居住着快乐的一家六口,在这温馨有爱的人才公寓里,时常充满着欢歌笑语,他们秉承“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的家训,相亲相爱,邻里和睦,将满堂的笑声,回荡在每一个相聚的日子里。这就是汪昭军和李玉春的家庭,他们来自四川,夫妻两人先后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落户潼南,公公婆婆也离乡背井来给他们带孩子。当二孩在区妇幼保健院呱呱坠地时,他们的根就深深地扎在了潼南这片热土上,他们在这里开启幸福生活,为潼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年初一返岗抗疫情
李玉春在寿桥镇农服中心工作,2020年春节,她和丈夫汪昭军在节前的头一天回到四川老家,家族里四辈人从祖国各地齐聚。就在其乐融融的大年三十晚上,和兄弟姐妹们放着烟花的李玉春接到单位通知,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初一上午10:00必须到岗就位。看着亲人们边看春晚边聊天,父母叔伯热火朝天地张罗着明天的饭菜,笑靥如花的儿女亦步亦趋地围绕在周围……她沉默了,翻看着关于疫情的各种报道,她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该是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的时候了。当她告诉家人明天要开始上班了,没想到家里所有人都一致支持,也纷纷表示会配合政府各项工作安排,不聚集、少出门、戴口罩、做好居家隔离工作。
就这样,在家还未超过24小时的李玉春又踏上了征途,费尽周折返回潼南,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她深入联系村和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摸排登记返乡人员情况并快速分门别类建好台账,井然有序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直到正月结束也未曾休息过。进入春耕春播时节,为了不误农时,李玉春充分发挥在校所学知识,深入田间地头,一手抓防疫,一手指导春耕生产,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科学指导农民搞好春耕生产,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大春夏粮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很累,但是只要看到乡亲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李玉春欣慰地说。
助力农企有序恢复生产秩序
丈夫汪昭军就职于潼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热爱“三农”的他潜心捕捉着农村的变化,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里构思着远景。工作中,他是爱岗敬业不甘人后的党员,做事认真又乐于助人,群众基础极好;在家里,他是居家好男人,做家务、带孩子、抓早教,将老人和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家里的一切也收拾得妥妥帖帖。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第一时间深入园区联系企业,宣传防疫知识,指导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力有序恢复生产秩序。企业遇到难题,他跑前跑后,协调解决;遇到技术难题,他手把手传授,确保企业轻装前进。由于妻子在村里防疫,工作忙顾不上家里,照顾小孩的工作责无旁贷的落在了他的头上。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教育,每天下了班,他就带着大女儿做早操、学绘画、念童谣、学国学,奶奶则背着小孙子当点赞观众,将家庭变成了温馨有序的学堂。除此之外,汪昭军闲暇之余还利用并不丰富的食材做出各种花样的菜品,策划出不少有趣的亲子游戏,巧用各种绿植花草将拥挤的房子装饰得既温馨又清新,让工作一天疲惫归来的妻子一回到家就能感受到温暖和放松,为妻子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最有力的幕后支持。
谁说“男主外女主内”,只有女人才需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汪昭军和李玉春夫妻两人互相轮换着角色,将满腔的柔情蜜意和对彼此的关爱都融化在微火慢炖的日常饮食里,把“家和万事兴”凝聚成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