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罗列通讯员陈良勇)“李大哥,你看你家,后面是土坡,前面斜坡已滑坡,雨水再浸泡后,会发生更大的滑坡坍塌,这里不安全,我们帮你把家搬到安全的地方去。”这是梓潼街道五郎村一村民家发生泥石流滑坡后,志愿者劝导村民搬离的场景。
为应对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提高汛期防汛意识,梓潼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迅速行动,党员干部率先示范,110名志愿者志愿参与,组建20支防汛志愿小分队,深入到全街道145个防汛网格点,全方位投入到防汛减灾各项工作中,红色志愿者马甲穿梭在全街道各村各户。
志愿者与街道、村干部分段巡查,对街道辖区内河流、小溪、堰塘、涵洞及各排涝电站等认真排查,排除危险地段安全隐患,发现渗漏、管涌、漫堤等险情立即登记报告。同时组织人员、机械抢修,及时消除险情。志愿者还通过逐门逐户走访,仔细查看危房安全隐患,提示有险情的村民及时修复,对不能及时修复房屋的村民,劝导暂时投靠亲友居住,规避可能出现的险情,并向村民群众详细讲解防汛知识,还面对面讲解雨水来临时如何防备与自救,并提醒大家雷雨天气时,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等。
志愿服务激发了辖区内志愿者们参与防汛工作的热情,也提高了辖区村民应对自然灾害的信心,保障了村民的自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使村民感受到了志愿者在身边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