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447期 >2020-09-21编印

垃圾分一分 村庄美十分
垃圾分类成为农村生活新时尚
刊发日期:2020-09-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我区在村庄设置的“四分类”垃圾桶。

我区在村庄设置的“四分类”垃圾桶。


  

全媒体记者 刘锦 通讯员 李维军

  “阿姨,您看您手中提的都是厨余垃圾,要放在绿色的垃圾桶里。”“大哥,空垃圾袋要放在其他垃圾桶里。”……昨日,在柏梓镇郭坡村垃圾分类投放点,村里的工作人员正指导居民正确分类、做好垃圾开袋检查、防止垃圾随意倾倒,耐心有序地引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低成本、可复制、易操作、可坚持原则,高标准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村,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显著,垃圾分类“新时尚”正成为农村新风尚。
  垃圾分一分,村庄美十分。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区城管局在全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169个行政村配置“三分类”和“四分类”垃圾桶1800余组,设置垃圾箱体2000余个,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准确投放,有条件的行政村引导居民进行四分类精准投放。
  垃圾分类设施到位了,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日常清运保洁中,据一些环卫工人反映,部分村(社区)路边设置的垃圾桶隔三差五就会少一个。”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工作人员调查发现,这些“消失”的垃圾桶原来是被当地村民带回家里另作他用。
  为了杜绝垃圾桶丢失现象的发生,柏梓镇、太安镇等镇街巧用妙招,把分类垃圾桶用专门定制的钢筋串起来,固定好的垃圾桶因为体积大、不易移动,即便被拖动至别处也很容易被发现,既不影响整体美观,又很好的解决了垃圾桶丢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城管局组织各镇街定期通过召开院坝会,张贴宣传标语和利用宣传栏、横幅等方式加大农村垃圾分类宣传,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垃圾分类行动,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此外,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以及处置设施不足的问题,我区进一步完善收运体系,根据运距、垃圾产生量等实际情况和经济适用原则,建成投用9座镇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有效解决农村垃圾收运设施转运能力不足问题。
  下一步,我区还将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常态体制,引入第三方监测机构,监督检查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确保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