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正森李骁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铸魂、强基、淘沙、创新”党建强校四大工程,引导中小学校广大党员教师牢记教育大业“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领域管方向、定大局、扛旗帜作用,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为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铸魂工程 践行思想强党建
我区深入开展“党员干部领学带学督学”活动,充分发挥“学习强国”、重庆学习平台等媒体的聚合引领作用,有效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微讲堂”“党课开讲啦”等组织活动形式,切实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以党员干部带动普通群众,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强基工程 选优配强带头人
推动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校实行书记校长“一肩挑”,全区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一肩挑比例达到100%,专兼职党务干部配比实现全覆盖。依托党校等平台,每年组织系统内支部书记全覆盖集中轮训,培训成绩作为支部书记考核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健全“双培养”机制,致力将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推动形成普通党员干部向支部书记学,普通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淘沙工程 整顿后进党组织
按照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相关要求,通过对全区91所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全面评估确定后进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按“一支一策”细化整改措施,加强调研指导,推动整顿转化落实到位。出台《潼南区中小学校党建基础性工作十条标准》,按照“六有”标准,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着力推动各级学校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创新工程 激发党建创新活力
推进党建示范校建设,持续开展党建工作每月提醒,组织评选10个党建创新案例成果展示,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推行“党建成果共享”,按片区在全区中小学校建立3个校长(书记)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均确定有一名召集人,成员单位动态调整,定期集中学习、研讨学校党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互学互鉴、共同提高。推广“我是人民服务员”党员亮身份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的出来,危急时候豁得出来的党员意识,如今年潼南“8·16”洪灾,结合支部主题党日,组织24支学校党员志愿服务队迅速投入灾后重建,积极参与城区街道的清淤冲洗、消杀作业等志愿服务,引导党员比担当、讲奉献、拼活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