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2530期 >2021-01-22编印

市人大代表代春兰:
建议加大二级专科医院传染病防控投入力度
刊发日期:2021-01-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朱杨彭春)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中,二级医院承担着危急重症抢救与转诊、技术培训指导、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重要工作,是各级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但受服务对象定向化、基建设备专科化等问题限制,在重大传染病疫情来临时,专科医院面临着巨大挑战。针对该问题,市人大代表、区妇幼保健院院长代春兰建议,加大对二级专科医院传染病防控投入力度。
  “新冠疫情爆发后,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妇幼保健机构一方面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全力抓好感染预防控制、发挥发热门诊(诊室)哨点作用,强化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另一方面要全力保障母婴安全,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管理。”代春兰发现,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呈现出基础薄弱,改进强度高;患者分流,防控任务重;人群特殊,防控挑战大等特征。
  代春兰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到,专科医院普遍存在空间有限、诊室不足的问题,同时在资金、医务人员等方面都面临挑战。“以潼南区为例,全区共计妇产科医生91名,儿科医生38名,需为我区约36.7万常住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服务,区妇幼保健院全年接产量占全区68%,然而妇产科医生仅占全区18.7%,妇幼健康服务人才队伍严重不足,面对疫情挑战,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代春兰说。
  因此,代春兰建议,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等部门统筹协调,高度重视二级专科医院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从政策上予以倾斜与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为传染病防控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包括购买或配送必要的医疗设备,如传染病人专用的CT机、救护车等;着力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增加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名额、完善对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开放人才发展绿色通道、完善相关专科人才引进力度,使人才不仅能“外引”,亦能“内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