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530期 >2021-01-22编印

扎染文化进乡村校园 让传统技艺历久弥新
刊发日期:2021-01-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志愿者指导扎染作品。

志愿者指导扎染作品。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关羽张峻豪)“把方巾拎起来,选好打结位置,用橡皮筋扎紧加固……”1月20日,在龙形镇民主小学,孩子们在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志愿者的带领下,也做起了扎染,领略民族传统技艺的魅力。
  活动中,孩子们饶有兴致地仔细聆听,跟着志愿者老师的示范,有条不紊地忙活了起来。小朋友们拿着手中的白手帕,有的折、有的卷、有的叠,捆扎固定之后,再按照自己的构思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染色。当大家小心翼翼地解开橡皮筋时,一块块颜色不同、图案各异的扎染作品已经呈现在大家眼前。
  “今天非常开心学习了扎染这项传统技艺,也完成了自己的扎染作品,它五彩斑斓的色彩让人赏心悦目,以后我还会继续学习,把它传承下去。”参与活动的学生周鑫说。
  据了解,扎染是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浸润着民族传统的审美风格,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中华民族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
  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更加认识了扎染艺术的魅力所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加强,更有助于提高其综合素养,最终实现艺术学科育人的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