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共开展执法检查2项,听取和审议法定工作报告13项、专项工作报告24项;
发出审议(评议)意见14件;
专题调研和专题视察2项、专项工作评议2项、专题询问1次;
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0人次。
全媒体记者 刘锦
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收获满满:
回首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疫情防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助推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大事要事,依法履职、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持续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要求,扎实开展预算联网监督,审查批准2019年区级财政决算、2020年区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聘请8名专业人士建立了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库,组织专家全程参与部门预算公开评审,助力预算安排和执行更好地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对涪江流域污染治理,非法采洗、加工砂石整治,“散乱污”企业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开展了督访、暗访,制作暗访专题片,列出问题清单交区政府研究处理,督促政府及时照单整改,尽早消除污染隐患。
与市人大上下联动开展水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评议,督促区政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重点领域治理,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此外,还坚持“抓大事、议大事”的原则,先后作出了《关于同意增设重庆市潼南区大佛街道办事处的决定》《关于确定潼南区树区花的决定》等决议、决定9项,为推进潼南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作出积极贡献。
开展工作监督法律监督让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政务中心办事窗口‘一窗综办’成效如何?”“企业用气预存费用较高”等问题如何破解?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就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专题询问。会议现场,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作答、即时承诺、会后整改。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督办整改实效,促进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回应社会关切中践行人民至上,擦亮为民服务的底色,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专项评议全区公安工作会议上,就购房入户难、城区大货车停车难、农村三轮车拉客载人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对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询问,并跟踪询问问题及评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通过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加询问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刚性。
督促政府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医保监管力度,推进医保各项政策落地落实;提出“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宣传教育,抢抓新基建机遇、加快5G建设,加大共享力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意见建议,助推全区通信网络提速发展……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推动发展为已任,聚焦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的依法正确行使,关注老百姓所思所盼的急事难事,着力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代表作用充分发挥
坚持把办理督办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作为落实代表监督职权的重要举措,制定《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督办工作分解方案》,建立“233”议案建议督办机制,着力提升办理质效。2020年,3件议案、245件建议和2件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建议,全部及时办结,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为充分激发代表履职活力,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的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等活动59人次,协调61名区人大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开展的旁听庭审、公众开放日、“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公交线路听证会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人大代表的参与度。
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区人大常委会强化人大代表家站建设工作,建立1个市人大代表之家,22个区人大代表之家,279个代表活动站,1个民情联络点,实现全区家、站、点建设全覆盖。
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全区三级人大代表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8.12”“8.16”抗洪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勇担使命、冲锋在前,抒写了人大代表在危难时刻的担当、奉献和为民本色。
一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代表工作机制,优化代表履职平台,激励和支持代表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行使职权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