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记者陈靖)今年“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即将临近,预热活动已经开启,大量商家更是将活动日期提前至10月下旬。据往年类似情况推测,近期网购类诈骗或将呈现增多趋势。
“预售”是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各大网购平台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众多商家为了“多分一杯羹”,会提前将新品预售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发送给顾客,并保证享受活动期间优惠力度不便。不法分子闻讯后,也伺机以“提前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为诱饵,盗取用户信息。
“不法分子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向用户发送包含木马链接的短信或微信,用户点击后,木马就能直接植入到手机中,窃取用户的各种信息。”区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介绍。
据了解,“双十一”期间,有人会因财力无法支撑其自身的购买力,就会想方设法提升花呗或信用卡额度,这也带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不法分子通常会冒充花呗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继而以支付“服务费”为由,诱导网友扫其二维码支付,从而实施诈骗。
“切勿轻信网络上关于提高花呗、信用卡等透支额度的信息,正规的提高透支额度操作需有手续,并经严格审核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不会收取额外的所谓‘费用’。”民警介绍,除上述操作外,针对“双十一”期间网购订单较多,网络交易很可能出现迟缓的情况,一些不法分子便冒充客服,假借“所购商品出现了卡单、调单或交易失败等情况,若逾期处理,账户资金将被冻结”等理由,一步步诱使受害人转账或者从借款平台中贷款给自己。
区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有关负责同志提醒广大消费者,任何人以卖家或客服名义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都应先查证,且验证码、密码等信息绝对不能提供给他人。“双十一”期间各种抽奖、免单活动较多,消费者收到该类信息后一定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向官网客服求证,不轻易汇款、转账。遇到“账户异常”“缴纳保证金”等情况要谨慎,小心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