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2572期 >2021-03-24编印

诗词吟春分
刊发日期:2021-03-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江辰宇
  “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草,陌上粲然花枝。”春分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风景如画,一片诗意盎然。走进诗词的海洋,打捞起春分的词句,领略那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方不负“春分”这大好的时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唐代徐铉的这首五律《春分日》,没有描写花前赏春的好心情,其用笔简白,真切地写出春分时思妇的一抹伤春情思。平白的语句,意境含蓄、真挚动人,给人伤惋爱惜之情。唐代诗人武元衡的《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则动情地述说了人际之间的处事与交往:“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宾瑟常馀怨,琼枝不让春。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此诗用词生动,琢句精妙,表达了诗人虽自嘲为白头人,但通过“琼枝花笑”“桃李艳妆”的比喻,仍折射出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唐代杜牧的《村行》描写的是春分时的乡间生活片段:“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诗句朴实生动,春分之境浓郁自然,字字句句皆流淌着乡村的质朴与美丽。
  将目光从唐诗辗转至宋词;唐朝后,“春分”便和宋词紧紧地交融在了一起,读来亦别有一番风味。
  宋代文豪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对春分节气的又一个景象作了生动的描写:“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雪入春分是一种少见的现象,在这种直观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东坡在暗语难以预料的时局,不禁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同为宋朝的词人欧阳修,在他的《阮郎归》中深刻地描绘了春分时节诗人野外踏青的场景:“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词句清秀典雅,飘逸迤逦,将风和蝶舞、花朵和熙、草色青青的春分时节描写得清新自然,情景交融。
  俗语有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前后,杨柳青青,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春色勃勃。春分过后,春天还有一半。在优美的唐诗宋词的意境里遨游,将诗人心底的所悟和感思,流淌成一条春天的河,莫负春光好颜色。岁月静好,愿我们皆能被生活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