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霁耘
“北山梨花千树栽,年年清明花正开。薛君好事两邀我,骑马看花携酒来……”每当我吟诵起明朝诗人杨基的《北山梨花》诗句时,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便呈现在我的脑海里,当春风拂面香满腮时,我的心,便随家乡那满树梨花的馨香,一同慢慢地盛开了。
我的家乡是有名的梨乡,5000余亩的梨树林,把故乡装扮得美丽如画。每到阳春三月,那雪白的梨花不负春光,一枝枝,一簇簇,笑迎着春风,沐浴着春光,浸润着雨露,将“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美丽盛景,演绎得那么淋漓尽致,美轮美奂。
如果说五彩的腊梅花傲霜斗雪,粉白的杏花朴素典雅,艳丽的桃花妖娆多姿,那么,这雪白的一大片一大片的梨花海洋,向世间尽情地诠释着的,便是洁白无瑕的高洁。
打小我就生活在梨乡,长大离开家乡后,每年梨花盛开的时节,一首优美的童谣便萦绕在耳边:“飘呀飘呀纷纷落下,飘呀飘呀慢慢融化,在那梨花树下,播下爱的种子慢慢长大,你的我的他的酸的甜的苦的辣的,一起萌芽……”想着想着,一抹淡淡的乡愁袭上了心头,我的眼眶便止不住地湿润了。
梨花开了,我会从外地赶回家乡,让身心静静地沉浸在梨花林里,让那馥郁的馨香味儿,荡涤尽心灵里的尘埃,让思绪与梨花的澄澈水乳交融,让心中的天空更加高远明净,让胸怀的大地更加辽阔无垠,一种“洗尽铅华始见金,褪去浮华归本真”的感觉油然而生!
梨花开了,家乡人的心思活络了。地方党委政府以花为“媒”,在田间地头办起了节会,梨花从此不再孤芳自赏,梨树也不再独自沉吟,闭塞的乡村走出了封闭,乡村旅游激活了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梨花开了,节会闹腾起来了,远远近近的游人来了。无论是年老的长者,还是年轻的俊男靓女,亦或是懵懂的孩童,人人脸上笑颜如花,人人表示不“梨”不弃。梨树林间,一条条新建的便道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赏花人。他们的头上梨花随风曼舞,身侧梨花片片飘落,花香沁衣,心神为之欲醉。那一双双明净的慧眼,尽情地欣赏着每一朵梨花的美丽,那一个个摄影的镜头,咔嚓咔嚓地留下精彩的瞬间。一树梨花一袭雪,置身在梨花的海洋里,每一个游客都饱览着一场春天的“雪”景,欣赏着一场宏大的视觉盛宴,心儿沉浸在花丛间,喜悦放飞在花海里。
梨花开了,各种节会活动闪亮登场了。文艺演出繁荣了梨乡文化,象棋比赛上演精彩角逐,抖音比赛展示最美才艺……一个梨花节,活跃了宁静的山乡,一个梨花节,打响了梨乡的品牌。
梨花开了,乡民的心也甜了。梨花引来了游人,游人带来了人气,人气激活了商机。旅游搭台,经济唱戏。乡民们的土鸡、土鸭,腊肉、香肠,野葱、椿芽……一应俱全的农特产品,从各自家中“端”了出来,成了游客们争相购买的“香饽饽”。还有那场镇上的特色饭菜馆,散发出美食佳肴诱人的香气,触动着游人敏感的味蕾,吸引着食客聚焦的目光,牵引着客人进入店堂,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老板们看在眼里,乐在心头,腰包一天比一天鼓,幸福感一天一天地增强!
梨花开了,乡民们的手也勤了。梨花林里,除了赏花的游人,还有那授粉的花农。他们的样子如梨花一样的洒脱,他们的心花,如梨花一样的绽放。在他们的眼里,这一簇簇的梨花,就是那一个个黄灿灿的梨果啊,他们为梨花授粉的专注神情,一点也不亚于嗡嗡酿蜜的蜜蜂,他们与万千梨花一起,构成了诗情画意般美好的意境。
倘若一场春雨,打湿了一朵朵梨花,这时就形成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情景。有人会把这梨花瓣上的雨水,看成是迷离忧伤的梨花泪,但也有人引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赞赏雨打的梨花,即将完成装扮春天的使命,静静地没入泥土,提供滋养梨树的养分,变成了无私奉献的精灵!这,不正是梨花的竭诚奉献与坦然纯净?
梨花开了,让我们的心也随之而开吧!那白雪皑皑的梨树林,那银装素裹的美丽山乡,那一朵朵宛如仙子一般的梨花啊,正等着你、我、他,来一场至纯高洁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