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三月,本属于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像细针一样扎入人们的皮肤,感到阵阵生疼。望着窗外的几棵傲然挺立大树,它们四季常青,历经风吹雨打。怎觉在这骄傲的太阳下也无法显出他那让万物折服的威力,只好俯首称臣。不过,生命的热情,在树枝上绽放新绿。鲜嫩的树叶簇拥成伞,犹像少女的靓丽。
风轻柔而过,落叶的“沙沙”声,好似读书的气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们的落地,不仅仅让出了树枝的绚丽,守护着绽放的生命,更是让绿色在这个世界中永远延续。人类的繁衍,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生命短暂,属于人类特质的思想和情感却生生不息,这便是“故乡之于我,我之于故乡”的关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我之所贡献、所拥有、所经历会在子子孙孙中,变成强大的基因,根植于心、流传于世。这样的“绿色”,蔓延了千万年,它依然成长于这广袤的沃土。旷野如是,乡村如是,城市如是……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色,在这一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潼南大地上铺展开来,它不只是树叶的颜色,更是希望、幸福。马鞍山、罗盘山;太安罐坝、桂林蔬菜基地;九龙山公园、湿地公园……树木常青,蔬菜鲜绿——绿色漫山遍野地荡漾:绿水青山的恢弘、风吹草低的闲趣、瓜果飘香的隽永、安居乐业的富足!
绿色的深意在心底生根发芽,故乡的浓情让人驻留于此。学业有成的我,回到了故乡的讲台上。我深爱着这里,每每看到孩子们渴望的、求知的、探索的眼神,就像被初春抚摸的种子般,迸发力量,让人恨不得倾尽全力,把自己的一生所得分享出来。我想,这便是教书育人的意义,也是一个师者的幸福所在。
绿色,象征生命力,更象征着一种自然的、纯洁的、向上的情怀,犹如孩子们的成长:曾经懵懂、迷茫的他们,在考场上沉着应对、认真答题;曾经不可一世的他们,体贴父母、懂得感恩;曾经无所适从的他们,热情友爱、团结拼搏。当他们朗诵出《少年强则国强》的铿锵话语,我知道:那一抹新绿在祖国的大地上落地生根,蓬勃生长。
实习的时候,导师问我为什么选择回家乡教书。我说,一则我对家乡的情感不止限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依恋,还要从自己的工作和贡献中,体验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再则我想看到面前的孩子们,在充满阳光与欢笑的路上追逐梦想。如今,我的故乡——潼南,在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一城三区五大行动六项重点任务”的总体部署下,逐步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城市。我所在的学校——潼南实验中学校,秉承“知行合一,臻于至善”的校训,依托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在鳌湾圣地开辟一方教育沃土。想到这里,我内心的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是恪守那份初心。为此,我将紧紧依靠故乡,眷念故乡,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塑造故乡的每一棵树,用满腔的热血去浇灌故乡的这一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