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城志张峻豪)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0月16日,潼州小学以“世界粮食日”作为教育契机,开展“节约粮食,文明就餐”主题班会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引导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主题班会上,老师以古诗《悯农》为题,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粮食现状、粮食的重要性,同时思考回答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的含义。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阐述自己的理解,体会农民耕作的艰辛与粮食的来之不易。
“这次班会成为我们心中节约粮食的催化剂。节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铭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珍惜每一粒粮食。”潼州小学学生田若汐深有体会。
在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一粒种子从生根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并清除红薯地里的杂草。大家通过实地观察和亲身体验,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午餐时,同学们来到学校食堂有序排队、取餐、用餐,积极践行光盘行动。“老师平常教育我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不挑食,不浪费。”潼州小学学生黄昱翔说。
“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粮食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感知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有助于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光荣,节约粮食的意识,让爱粮节粮理念深入人心。”潼州小学校长杨建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