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艾
患者做检查没有家属陪同,他第一时间陪着患者前往;夜里出急诊,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从医十五载,尽职尽责,用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医者仁心”;对待患者热情、细心,在全院竖起了一面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旗帜,他就是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苏海。
“急诊医生,忙起来也不觉得累了”
急诊科全年无休,急诊医生是“熬夜大户”。近日,记者见到苏海的时候,刚熬过夜的他看上去仍有精神,拉来两张圆凳,在医生办公室简短地接受采访后又被紧急电话匆匆叫走了。
急诊,365天、24小时永不熄灯,是普通人最熟悉的医院科室之一,也是许多医生最不愿选择的科室之一。
四十几岁的苏海正值“当打之年”,虽然今年9月才分配到急诊科室,但是因为有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诊治已经驾轻就熟了。
众所周知,一名急诊医生的职责,是快速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并缓解患者主要症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急诊医生面对的临床问题,往往综合了内科、外科、重症医学、中毒、灾难医学等多学科内容。
出生医学世家的苏海,从小受此熏陶,接触医学相关的人及事物,受周围人的影响,觉得医学还是一个不错的专业,从而选择了学医。大专毕业后,先后到小渡镇卫生院、潼南区仁义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锻炼,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好学的他又进修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对待工作的态度,苏海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什么病都治,什么人都收’是急诊科一大特点。所有科室人员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苏海更是随叫随到。”这是急诊科负责人廖建宏对苏海的评价。
“正常是24小时值班,但有时30个小时也下不了班,必须把手上的任务完成才能下班。”苏海说,所幸他年轻,忙起来也不觉得累,家里人也都很支持。
努力做患者信赖的“亲人”
急诊对医生的要求很高,同时急诊医生面临的风险也很高。抢救时,医生不清楚患者既往病史,也不知道是否有禁忌症、是否患有传染病,犹如在钢丝上行走。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工作中,苏海总是把病人当亲人,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服务于每位患者,全力以赴为患者解除病痛。
曾经一名孤寡老人因脑出血由基层卫生院急诊转运到区人民医院,恰逢当天苏海值班,老人既没有家属陪同,也没有就诊费用,苏海没有犹豫,赓即开通“先诊疗后付费”绿色通道,迅速为老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做了妥善安排。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好在医院此前已经为此类病人开辟有绿色通道,且有专门资金保障基础治疗。”苏海说道。
待老人情况稳定转诊到相关科室病房后,苏海又为老人垫付了后期的住院费用。他还耐心地为老人解释病情,安慰并鼓励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老人眼含热泪感动地说:“苏医生,你不仅救了我的命,还给我垫付医疗费,真的太好了!”
一直以来的医生工作,苏海懂得为患者家属考虑更多,他认为这也是急诊医生所需情商的一部分。从医十五载,苏海未曾有过一例投诉,他总是抽难得的休息时间到门诊“转悠”,发现有需要帮助的患者,他也总是第一时间冲上去提供帮助,得到患者和同事们的高度赞扬。
“患者既然信任我们,我们就绝不能让他们寒心。”在苏海看来,急诊医学科是医院的门户,来急诊看病的都是突发疾病患者。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看好病,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天使,不仅承载着生命的重量,更承载着社会的期望与责任。苏海用一颗金子般的医者仁心,不断地诠释和践行着职业精神。谈及未来,他表示会一直用好所学专业,对患者保持热情,为大家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