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理论总第3313期 >2024-11-22编印

奋力答好城乡融合发展崇龛答卷
刊发日期:2024-11-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骆 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并对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等作出新的部署,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基层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统筹抓好学习领会、宣传宣讲和贯彻落实,找准自身位置、谋划改革举措,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做强特色产业,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方法,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让改革成果更好惠及于民。


一、坚定信心抓好改革落实
  一是准确识变、敢想敢干。需从老百姓最迫切的人居环境改善需求入手,从制约农村发展最基础的问题入手,从而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源,唤醒万千村民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唤醒村干部在广袤农村大地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激情与梦想,也唤醒了市场、社会资本、城里人对农村的向往和关注,最终才能成就的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大文章。
  二是把握特色、因地制宜。需认识到各村(社区)的资源禀赋不同,文化传承不同,发展阶段也不同,必须走特色之路,注重“千村千面”“万村万象”,立足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力戒千村一面,力戒照搬照抄,力戒形式主义,不搞整齐划一、不做过头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找到最适合解决自身矛盾特殊性的最优解。
  三是学习借鉴、探索求新。在基层治理中,需要善于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探索发展新时代群众路线,学习借鉴“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推行“大事众人定、三务众人清、村务众人管、廉情众人督、结果众人评”的“五众”工作法。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要什么、我们干什么,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要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引导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决不能忘了初心,搞形式主义,损害人民利益。
  四是一抓到底、决不动摇。新时代新征程,镇党委政府要始终锚定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念、压茬推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不折腾、不动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以一步一个脚印的量变跑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质变。


二、扛牢责任奋力担当作为
  接下来,我们将紧扣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真学真用真落实,以推动建成渝中轴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镇为目标,带领崇龛全体干部躬身实践,主要答好“四道题”。
  一是答好党建统领必答题。以新三基年为抓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建统领,严格落实“885”工作要求,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要引领,积极融入“涪江奔腾”建设。聚焦“重党建、兴产业、强治理、优环境”目标,自觉以加快发展为己任,以工作谋划力、公信力、执行力为重点,切实增强“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加强效能建设,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建好后备干部队伍库。靠作风吃饭、拿实绩说话,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是答好产业发展基础题。统筹镇村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提升油菜、柠檬、旅游等特色产业质效,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增强竞争力。锚定粮油、柠檬等毗邻地区产业基础与共性,联动四川龙台、姚市、云峰等乡镇做大做强柠檬产业,加快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园区与柠檬主产区基础配套设施建成投用,提升柠檬产业核心竞争力;联动四川三家、云峰等乡镇,推进粮油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共建油菜、水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谋划申报国家级粮油产业园;整合资源错位建设文旅康养基地,加快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旅游新业态、新景点、新实体;大力发展观光游玩、采摘体验、民俗风采、特色餐饮,扶持培育一批特色民宿、生态农庄,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推动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三是答好乡村治理加分题。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契机,以“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问题不激化、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目标。迭代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中心下移,建强网格“最小作战单元”,推广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基层网格员,全面提升网格管理能力和事件流转处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发挥“五长制”联动作用,加强矛盾纠纷动态排查、源头防控,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步”。
  四是答好乡村建设拉分题。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积极融入琼江人居环境示范带建设,着力建设和美乡村。积极鼓励村级申报乡村竞争性项目,为乡村基础建设和村内事业发展谋福利。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继续完善路网微循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分级分类管护机制,实施路域环境治理开展和美乡村、美丽庭院建设评比,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各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集中大扫除,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培养选树一批和美示范村、特色庭院户。同步着眼于消除隐患、完善功能、补齐短板,加强市政设施设备管理维护,及时解决治理管理中的问题,常态化推进场镇精细管理,加快建设国家级卫生镇,全面提升镇村“颜值”。
  城乡融合发展是一项长期事业,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求真务实、敢担善为、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笃行实干、久久为功,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崇龛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