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艾刘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12月10日,全市农业科技工作会议、农业科技企业座谈会议在潼南召开,区县农业农村委、农业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和农业科技企业代表们交流发言,大家齐聚一堂、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全市农业科技创新。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 苟小红:
近年来,市农科院聚焦产业发展卡点难点开展技术创新,实施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业创新深度融合,育成了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突破性品种,入选国家农作物主导品种和农作物优良品种目录7批次,入选全市农作物主导品种133批次。“庆油”系列油菜2023年推广面积全国第一,“庆油3号成为我国油菜当家品种”,“艳椒”系列加工型辣椒全国累计推广1000万亩。2023年全院推广自主培育品种1448万亩,开启了重庆良种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新阶段。选派240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服务团、驻村第一书记奔赴乡村振兴主战场开展科技服务,深化与20多个区县院地科技合作,助力培育武隆高山蔬菜、石柱红辣椒、江津花椒、永川秀芽等特色产业品牌。持续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合作机制,联合实施攻关项目40多项,推介转化科技成果100余项。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积极推进“渝种出国”,在越南、孟加拉等国推广杂交水稻100万余亩。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副院长 王启贵: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牵头建设全国农业领域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以来,培育出乡下黑猪、龙民黑猪等新品种(配套系)3个,突破关键核心技术4项,创制出猪育种液相芯片、智能饲喂装备等新产品30个。同时,以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为引领,推动多畜种多学科共同发展,建成地方猪遗传资源冷冻保存库和地方猪品种最多的遗传资源活体保存库,抢救性保护了15个地方猪种的遗传材料7万余份,挖掘出“秀山鸡”“武隆凤头黑鸡”等优质畜禽遗传资源。采用分子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手段,培育出更多符合人民生活需要的优质新品种;创制了农业农村部批准使用的国际首个猪用替抗饲料添加剂,创新了非粮饲料原料生物发酵关键技术,研制出柑橘渣、菜籽粕等产品8个。创制出消杀广、起效快、时效长、零污染和无毒害的新型全光谱纳米氧化钛消毒剂,在全国16个省份进行推广应用。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曾令涛: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以来,在市农业农村委的指导下,积极推动“一网四库”建设、创新资源收集、创新活动举办,研发新产品20余款,涵盖甘薯、柑橘、柠檬、梁平柚、老鹰茶、烤鱼、中药材等地方特色产业领域,累计产出成果47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组织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制定了《重庆桃片加工技术规范》《即食柠檬片加工技术规范》等9项团体标准,并于今年10月发布实施;累计组织53名专家先后赴铜梁、云阳、开州、江津等12个区县开展“入园进企”技术帮扶活动,累计为41家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提升、保质期延长、工艺改进、消毒灭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技术帮扶,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胡广建:
潼南深度融入全市“3+6+ X”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级产业集群优势,加快构建“1344”现代农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潼南未来产业变革。做强科创平台,与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委三方协同建设全市唯一农业科技城,建设10平方公里核心区,落户市级科研平台12个,大力发展太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培育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加工集群。做深科创芯片,高水平建好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创制推广“两碗菜籽,一碗好油”突破性油菜品种,建成适宜油菜制种基地3.2万亩,布局建设2平方公里蔬菜良种繁育区,建成年产苗200万株高标准、现代化的柠檬脱毒种苗繁育中心,加快打造长江上游种业高地。做优科创生态,在全市率先建成农业数字一张图,建成全国唯一柑橘类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世界首台(套)设备干湿两用柠檬果胶生产线,通过数字农业经验模式出口,与马来西亚苏丹阿兹兰沙大学合作建立农业研究与教育体系,共建数字化设施及生态农场,携手推动农业生产、教育、科研等全产业链发展。
开州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扈月文:
高光建成“七化”高标准农田70万亩,21个农业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引领机械化耕种收241万亩,农机总装备达到17万台套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1.2%,“机器换人”蓄势赋能,全市首个山地智慧果园建成,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达40%。常年出栏生猪110万头以上全市第2,中药材产量超过12万吨全市第1,水果产量60万吨以上全市第2,设施蔬菜7万亩渝东北第1,寿光蔬菜“东产西移”在川渝首家落地见效。提速创建百亿级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2.47km2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央厨智慧港”“开州金厨带精品”等平台,累计培育市级及以上农业品牌271个。拥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国家级平台15个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市畜牧科学院开州分院、现代农业创新园等市级科创平台16个,与西南大学、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药研究院等建立产学研推用联合体,累计引进推广名优特新品种200余个。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桃翠:
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是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创新、种子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产品辐射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以及东南亚、南亚及非洲等有关国家。公司依托杂交水稻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耐热杂交水稻研发基地(垫江)、水稻原原种扩繁基地等多个平台,建有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和种子加工中心,与重庆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培育出水稻、玉米、油菜、杂粮等农作物新品种100余个,在国内外建有种子生产基地3万余亩,其中国外1万亩,年良种推广面积800100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2.5亿亩,其中国外3000万亩。坚持企业商业化育种,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创新产业链,取得新成果,先后主持了“十二五”以来重庆市水稻、油菜育种攻关重大专项,培育出Q优系列、神农优系列、庆油系列、Q玉系列等高产、优质、绿色农作物新品种100余个,其中国外品种16个,已在国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
重庆檬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秋檀:
檬泰生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现拥有国内独一无二的“农业农村部柑橘类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14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起紧密且深入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学研创新联合体。独创性地构建了六分离工艺体系,并且自主研发出世界首条干湿一体果胶生产线。柑橘精深加工技术经专业评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柠檬全果加工技术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运用科技创新这把关键钥匙,深度挖掘柠檬所蕴含的潜在价值,着力打破诸如柠檬果胶提取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全力建设了年加工十万吨柠檬的加工园区,能够将柠檬的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将农产品的价值挖掘到极致。公司将全力拓展全国柑橘市场版图,计划通过技术复制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0家柑橘六分离创新工厂,将先进的技术推向全国,向国际市场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