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莉
元旦、春节将至,琳琅满目的送礼佳品摆上各大商超的显眼位置,又是亲朋好友互赠礼品的高峰,品牌商们针对不同受众推出各类精美礼盒套装,从层层嵌套的礼盒到繁复华丽的装饰,过度包装似乎已成为不少商家吸引消费者的“法宝”。
商品过度包装的背后,是消费者为无用空间买了单,是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的沉重压力,实在是得不偿失,亟待整治规范。
坚果套装、水果套盒、保健食品和茶叶礼盒等类型的商品,一度成为过度包装的“重灾区”。为走亲串友时拎得有“分量”,豪华包装的商品像“套娃”一样,让消费者看不清“庐山真面目”。大量纸张、塑料、金属等原材料被用于制作华而不实的包装,是对资源的无端消耗,让本可用于更具价值生产领域的资源被白白浪费,这无疑与当下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
每逢佳节,各个小区的垃圾箱负荷激增。包装垃圾的泛滥给环境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被随意丢弃的精美包装,往往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大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针对过度包装现象,相关部门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强制性国家标准,针对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包装空隙率等内容均有明确要求。另有相关法律也曾对“避免过度包装”“反对浪费”等内容进行明文规定。
如何遏制过度包装之风盛行,需要政府、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发力。政府不仅要制定标准,还需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商家违法成本,引导商家主动简化包装;商家要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将重心转移到提升产品质量与内涵上,以简约实用且环保的包装设计吸引消费者,挖掘绿色消费市场潜力;消费者应提升环保意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自觉抵制过度包装商品,让商品回归本质价值,而非被包装裹挟。
“买椟还珠”不可取,莫让商品过度包装“喧宾夺主”。只有多方携手,摒弃过度包装的不良现象,让商品回归本色,才能使资源最大化利用,让环境更加清新美好。从现在开始,让绿色消费成为风尚,让适度包装成为共识,用实际行动为地球减负,为可持续发展的明天筑牢根基,共同绘就一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活美好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