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专题总第3336期 >2025-01-15编印

集聚磅礴力量奋进开拓新篇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刊发日期:2025-01-15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图片1

  

两会报道组


  1月14日,参加区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分别举行代表团会议和分组讨论,审议、协商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
  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主题鲜明、内容详实,全面客观总结了2024年主要工作,科学提出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是一份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将履好职尽好责,为奋力谱写潼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区人大代表 刘红光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区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区两会精神,紧扣潼南现代化建设“1132”体系架构,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突出重点、干字当头,全力推动发展改革工作提质提效、再上台阶,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当好“参谋员”,全力厚植经济发展新胜势。系统落实国家、市级一揽子增量政策和重大存量政策。坚持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紧盯GDP增速全市第一方阵,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奠基“全年胜”。
  当好“急先锋”,全面激发深化改革新动能。统筹推进营商环境创新城市试点改革等事项,牵引带动国资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加力打造遂潼、彭潼等区域协作可视化成果。
  当好“勤务员”,全心铸就幸福生活新标杆。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做好粮食能源储备,确保重要民生商品稳价惠民。以建设“两城”为牵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建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当好“规划师”,全域擘画面向未来新蓝图。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统筹衔接“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编制,争取“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等重大事项纳入国家、市级“十五五”规划,更多政策、项目、资源落地潼南。



区人大代表 王芙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是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更是一份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区文化旅游委将紧紧围绕“世界宽谷田园城市”文旅品牌定位,制定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加力做好“文旅+”“+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旅游强区。
  叫响“人文宽谷”。聚焦“文化+”“名人+”“非遗+”,提质创作一批“潼字号”文艺精品,延伸非遗文创产业链,启动创建女子狮舞国家级非遗和国家级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
  叫响“生态宽谷”。聚焦“景区+”“乡村+”“研学+”,启动创建国家涪江旅游度假区,建设“华灯初上”不夜城,打造“旭日东升”农文旅综合体,推出红色、农业、非遗等研学线路。
  叫响“田园宽谷”。聚焦“活动+”“赛事+”“宣传+”,提质办好文旅活动,不断推出“爆款产品”和刷屏之作,推动潼南文旅跨越山海。
  叫响“烟火宽谷”。聚焦“短剧+”“城市+”“美食+”,打造网络影视剧生产基地,叫响“跟着短剧去旅行”,打造具有潼南辨识度的城市文旅景观节点和休闲驿站,启动创建历史文化街区,推动建设隆鑫商圈美食文化街市级旅游休闲街区。
  叫响“数字宽谷”。聚焦“低空+”“广电+”,发展无人机运输与配送、空中摄影摄像等特色旅游服务,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深度应用,让群众视听体验由“在线”向“在场”转变。



区人大代表 李永恒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桂林街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桂林街道将紧扣“1132”目标,笃行实干,在高质量发展上强化担当。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基地建设,提速重庆市“平急两用”重点保供基地一期,引进建设崖州湾国家重点实验室油菜实验基地,加快“潼南绿”跨越山海,助力壮美涪江蓄势奔腾。
  在高品质生活上强化作为。全力保障电力高专二期、职教中心、火车站改造升级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八角片区和美乡村示范建设,助力田园城市进位争先。
  在高效能治理上强化保障。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物业、征拆等重点领域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力度,助力现代化潼南赶超跨越。



区人大代表 杨常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温暖人心、坚定信心、凝聚民心的好报告,充分体现了潼南作为后发新锐、战略腹地、开放前沿、未来星辰的责任与担当。
  大佛街道将广泛宣传、全面贯彻、深入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紧扣潼南现代化建设“1132”体系架构,聚焦打造“世界宽谷·田园城市”重要承载地建设,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作出大佛贡献。
  全力做美涪江壹村。强化对上争取,发展“五有”经济,迭代升级产业,培育壮大业态,综合整治环境,积极融入全区旅游发展大格局,让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民生福祉。
  全力做靓城市颜值。加快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打造宜居智慧活力有尺度的滨江新城。
  全力做优数字赋能。认真落实数字重庆建设工作要求,强化数据归集,谋划实用场景,形成实战能力,更好赋能基层智治,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区人大代表 胡章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文化自信、精神文明建设和非遗保护等内容,为基层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
  身为一名来自基层文艺领域的人大代表,我会持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一方面,精准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用心创作更多反映现实生活、彰显时代精神的优质作品,让艺术真正贴近大众的心声。另一方面,我会始终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文艺形式的创新路径,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生机,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与参与,为推动基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我会向相关部门发出呼吁,进一步重视对年轻一代文艺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确保文艺队伍能够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实现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加大对基层文艺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更为良好、和谐的基层文艺发展氛围,让主旋律更加响亮,让正能量得以广泛传递。



区政协委员 刘 斌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工作成绩,科学系统谋划了2025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任务,既是成绩单,也是任务书,更是动员令,令人深受鼓舞,倍增干劲。
  我特别关注“深入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实现新突破”的工作部署。作为潼南首批产业村支书,我将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聚焦科技支撑,服务农科城迭代升级建设。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引入市农科院专家团队、优新品种和技术,在特色种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服务农科城迭代升级。
  聚焦种业创新,建设重庆市种业创新基地。按照“一心五区四平台”规划布局,全力推动建成2000亩重庆市现代种业创新基地,助力潼南培育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优异品种。
  聚焦联农利农,助力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履行好产业村支书职能职责,推动桂林街道八角村、高庙社区等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市农科院建立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在科研育种的耕、种、管、收等环节提供劳务用工、农机服务等,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



区政协委员 刘 艺
  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受鼓舞,振奋人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也是一名音乐人。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宣传事业。
  演艺搭台,文旅唱戏。打造直播演艺大舞台,邀请潼南优秀音乐人才助力,丰富本地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观众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同时,借助网络影响力,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到潼南,推动潼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直播带货,兴乡富民。聚焦潼南本土丰富产业,如柠檬系列产品、黄桃罐头、涪江大曲、双江麻花、玉溪白酒、罗盘山黑猪肉等,利用直播平台的优势,通过专业主播的生动讲解与现场展示,全力助推家乡经济发展,让本土产品畅销全国,切实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以乐为媒,传颂潼南。依托潼南作为红色故里、道教鼻祖故里的深厚文化底蕴,以音乐为媒介,深入挖掘潼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精心创作一系列以潼南为主题的音乐作品,用旋律讲述潼南故事。